很多父母捨得給孩子花錢,就是捨不得花時間陪孩子。很多孩子在幼年時沒有父母的陪伴,到青春期才回到父母身邊,自然他們不願意聽從“陌生”父母的管教,於是親子衝突不可避免。
01
一直為兩個孩子感到惋惜。
一個是我鄰居的兒子。孩子從生下來直到讀完小學,父母一直在廣州打工。夫妻倆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努力奮鬥,拚命賺錢,十多年下來,的確小有成就。可孩子剛剛跨進初中,老師就下了最後通牒,說孩子太不聽話,要求家長把孩子帶回家去教育一段時間再說。
接到消息,夫妻二人急急忙忙從廣州趕回,才知道孩子已經叛逆到和老師動手了。
這時候,這對父母才意識到,這麼多年自己的缺席,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父愛母愛的缺失,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得孤僻桀驁,其叛逆性也隨著青春期的到來日益嚴重。記得這個孩子小的時候,乖巧漂亮,看到我們叔叔阿姨地叫;可是現在,染著金色頭髮,穿著一身破洞牛仔,就是見了自己的父母,也是一臉的不耐煩,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相處,更是一言不合就動手。
第二個孩子,是我同學的兒子。同學這些年一直在大城市打拚,孩子由父親在家帶著。現在讀到高中,成績差不說,我同學批評幾句,已經開始和當媽的對著乾了,甚至說出“操你媽”之類的粗言。
孩子爸爸是個沒有多少文化並且愛打麻將的人,對孩子的陪伴也就是不餓著不凍著。自己在麻將館混日子時,只要孩子不在旁邊打擾,隨他跟誰玩怎麼玩都行。至於零花錢和買衣服,一律打電話找媽要。而當媽的總覺得自己常年不在家,對孩子有所虧欠,物質和金錢上能滿足的,都盡可能去滿足。過年過節生日,都是直接給錢,衣服鞋子也盡量往貴裡買。
就這樣,孩子養成了浮躁而不知珍惜的個性,還結交了一幫不愛學習專講哥們義氣的朋友。雖說沒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在學習上,基本是上課打瞌睡、下課來精神的那種。
02
這種現象,在我們七零後這代人中尤其多。我們這一代恰好趕上了打工的熱潮,想著守幾畝薄田不如外出打工緻富快,基本在成年後就選擇出去打工。就是成家後有了孩子,等孩子能夠斷奶了,也是把孩子丟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夫妻雙雙南下。
說起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過於寵溺。就像我的父母,每次只要我提起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他們總是說:“行了行了,只要智商沒問題就行了,哪能個個孩子都考上清華北大啊。”
再就是在金錢上面的放縱,如同前文中提到的兩個孩子,父母都是覺得,自己不能陪伴孩子,能夠多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或是更高檔的衣服鞋子,是對孩子的一種補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這方面更不會反對,他們認為,父母賺錢就是為了孩子,錢給孩子花是天經地義。還有些爺爺奶奶覺得,他們的寶貝孫子孫女是世界上最優秀最漂亮的孩子,就是值得穿最時尚的衣服鞋子,值得背最昂貴的書包。
每個學期開學那天,都會有很多穿著樸素的爺爺奶奶用三輪車或摩托車送孩子到學校,這些孩子的身上,大多是品牌衣服鞋子,手上的手機,很多都是蘋果。
可是,據學校的老師反映,比較難管教的孩子,大多是成長過程中父母缺席的孩子。他們身上有著更多的壞習慣,對於學習也不太上心。最麻煩的是,只要老師言語稍稍過重,其叛逆性立刻凸顯,身上的倒刺根根豎起。
03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關於少年犯的紀錄片。
有位母親去監獄探望自己的孩子,並且帶去很多吃的穿的。孩子見了母親,臉上沒有半絲高興的神色,母親把東西遞給他,他一手就打開了母親,並極不耐煩地說:“從小到大你就拿這些東西打發我,從來沒給我做過一頓飯,沒陪我睡過一次覺。我學壞的時候,你還在拚命賺錢,現在我進了監獄,還是拿這些東西來打發我。”
母親走後,管教民警和這個才十六歲的孩子聊天,問他為什麼對媽媽如此反感。孩子跟民警說,從小到大,自己都是由保姆帶著,父母一直在外面賺錢。常常是他早上醒來,父母已經走了;晚上他睡著了,父母還沒回家。很小的時候,他在公園玩,看到別的孩子不小心摔跤了,媽媽立刻跑過去哄著抱著,而自己摔倒時,保姆阿姨視若無睹,繼續在一旁織著毛衣。
後來父母的生意轉到外地,他就更可憐了,除了每學期開學的時候,父母會抽一個人回來交學費,其餘的一切都是由保姆阿姨處理。他說每次開家長會,或是下雨天放學時,看到同學的父母來學校,看到別人父子或母女相擁時,特別羨慕。同時,他也會怨恨父母只顧賺錢,從來都不知道他的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
這個孩子甚至說,當他闖了大禍,看到父母匆匆從外地趕回來,一臉焦急的樣子,內心特別痛快。心想,這下你們總要為我操心為我著急了吧!
同樣是一個讓人惋惜和心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