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從動物的行為中也可以預言人類的未來嗎?今天要講的這個實驗,也許會讓你大開眼界。在1960 年代,一個來自美國的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卡爾宏(John B. Calhoun) 進行了一項超黑暗的實驗,它把4對老鼠放在只能容納3000 隻的大型容器裡,並提供無限量的水、食物,也沒有天敵或氣候變遷的影響,這對老鼠們根本就是天堂!這項實驗叫做── 老鼠烏托邦(Mice Utopia Experiment) ,而這項實驗的目的在於探測萬一在只有空間的限制下,群體數量不斷增高,會對實驗對象展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知道你已經想睡覺了,我們就把話說得簡單一點吧!約翰的目的就是想研究當一群老鼠在一個受限的空間裡越來越多隻的時候,在行為上會不會出現什麼變化呢?以下這張圖就是他把榖倉改建成老鼠居住的「空間」。
一開始老鼠們的行為一切正常,但大家也知道老鼠超會生,於是在鼠群數量不斷急遽增加之後,一直到第315 天時,老鼠的數量增加到了620 只,整個空間相當擁擠,鼠群們甚至擠到需要互相重疊;於是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因為數量太多,而老鼠們失去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意義。
這代表什麼呢?當數量太多、空間都被佔滿的時候,每隻老鼠在鼠群中的社會地位就會大亂,而這也表示,無論是雄鼠或雌鼠,都再也不想好好扮演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了,公鼠沒有傳宗接代的任務、母鼠也不用專心照顧小孩,反正老鼠那麼多對吧?這種狀況日益頻繁,導致壓力和敵對行為增加,老鼠的解決辦法只能是:拚個你死我活,或著逃跑;但是,在封閉的空間不可能逃跑啊!於是暴力迅速升級,失去控制,一直到600 天的時候,情況更是激烈,同類互吃、媽媽吃小孩、公鼠互相交配、母鼠也會和公鼠上演搶地盤的性別錯亂等等,整個體系已經大崩壞!
這些行為演變成所謂的「行為淪喪(Behavioral Sink)」,到了最後,公鼠只顧著自己吃和睡,整個鼠群就停止交配、增長了,而這個老鼠烏托邦終於在600 多天時告終,剩下的老鼠也再也沒辦法回到正常狀態了。約翰卡爾宏認為這能預言和人類最終的命運,把這樣的現像比喻為人類的「第二次死亡」;如果哪天人口密度已經高到會影響社會功能,而資源也不夠用的話,就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群體的滅亡。
大家覺得這個理論怎麼樣呢?但是也有人說,鼠類在烏托邦裡的滅絕,是因為鼠類的基因變異率特別高;而在自然界中的老鼠容易死去,也會留下比較健康的雄性繁衍後代;但是在烏托邦裡變異的結果是並不會受到環境的任何威脅,而即使能生存,滅亡也是遲早的事。無論如何,這也都可以成為人類可以避免災難發生的一個小借鏡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