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傍晚6點的高雄三多捷運站。(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7月5日電(記者 高易伸)“立法院”本周正為“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進行藍綠焦土戰,蔡政府力推的8年8800餘億元預算,高雄市獨拿二成多約1800餘億元被視為最大贏家,也是高雄市長陳菊主政12年以來最重要的建設。但近800億自籌款恐壓垮市府財政,不少民代擔心舉債居全台之冠的高雄市再陷錢坑,目前正陷入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緒。
高雄捷運目前共同兩線,2016日運量僅17萬人次。台北捷運有5條主線,2條支線,2016日運量202萬人次,即使是如此,台北捷運運輸本業已經連虧損十幾年,平均年賠5.9億元,也令外界對高雄捷運的未來感到擔憂。
檢視高雄軌道建設,目前高雄捷運主要股東包括中鋼集團、遠東集團、“行政院國發基金”、東南水泥、榮民工程處及統一集團等,其中中鋼集團持股達到50.265%,目前董事長為郝建聲。捷運紅線於2007年開始營運,含橘線兩線全線通車是於2008年9月正式營運,明年將邁入第十年。2017年度運量目標再上調至日運量18.1萬人次,希望輕軌第一階段通車帶來更多客源,發揮路網串聯綜效。不過,根據原本預估,2010年高捷的路網日運量應為44.8萬人次,但實際只有12.61萬人次,單日運量評估相差了32.19萬人次。
高捷指出2013年起營運始好轉,最大主因在於載運量大幅增加,平均每日運量提高到17.2萬人次,全年營收達到15.23億元,其次是附屬事業開發穩定成長,包括南機場租給大魯閣草衙道、大寮主機廠部份土地租給享溫馨KTV和宴會廳及舊振南觀光工廠等的租金收入達2.95億元;另勞務收入部份,包括擔任桃捷技術顧問、中鋼淡海輕軌等技術服務等收入也有2.67億元,再加上其它收入,合計近21億元。
不過,高雄捷運自2008年9月通車以來因承擔長貸的利息,加上每月還須攤提折舊、權利金等非現金費用,導致每月虧損約2億元,原本到2013年7月100億元資本的淨值將歸零,高雄市政府為避免高捷停駛,2013年6月緊急啟動修約。因此有人認為高捷“實虧虛盈”主因在於受惠於平準基金14億元挹注,2014年開始高捷將機電資產提前移轉給高雄市政府,捷運局並撥給“捷運平準基金”14億元挹注高捷,因此才出現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