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長遭網友“打臉”:廁所都不夠用咋對抗中國
時間: 2017-7-4 03:14
摘要: 身兼國防部長的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日前卻公開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他的這句“今昔對比”讓部分印度網友興奮不已,但很快,在該國的社交媒體上,網友評論的畫風就開始變了 ...
原標題:“廁所都不夠用,怎麼對抗中國?”這次,印度防長遭本國網友“打臉” 這兩天,剛剛拒絕中方撤軍要求,甚至叫囂不懼開戰的印度防長,正處於印網友的“集體圍剿”中…… 最近,針對印度媒體“爆料”的“中印邊境兩軍對峙”事件,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同時表態回應。外交部發言人甚至拿出照片,證明是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境。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拿出照片,證明是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境。 然而,身兼國防部長的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日前卻公開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 他的這句“今昔對比”讓部分印度網友興奮不已,但很快,在該國的社交媒體上,網友評論的畫風就開始變了…… 印度網友懟防長:“廁所都不夠用,怎麼對抗中國” 雖然有印度網友跟著叫囂“是時候讓他們看看我們的實力了。這一次,你想像不到印度的能力”,不過,馬上就有人指出這種邏輯的漏洞: “如果印度不一樣了,那麼中國呢?同樣在這段時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之一。” 另一位印度網友則稱,超出想像的不是印度的實力,而是中國的變化。 《印度斯坦時報》在臉書上刊出相關報道後,不少印度網友開啟了“群嘲”模式,認為防長“夜郎自大”。 圍繞中國和印度差距有多大,有印度網友自己算了這樣一筆賬: “好吧,請讓我們理性一點……中國軍力強大,製造業遠遠超過我們,更好的基礎設施、健康、住房,還有足夠的廁所……你真的認為印度能對抗中國嗎?” 還有人則“看得更遠”,一位印度網友表示,“軍方好戰言論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買更多武器,增加國防預算,讓軍火商賺更多的錢。” “愚蠢!”部分印媒斥責軍方好戰言論 並不意外的是,此次“越界事件”發生後,一些印度網友再度將矛頭指向印度市場上的“中國製造”。 對此有人表示響應,不過隨後他提出的一個問題卻令印度網民哭笑不得:“我想買不是中國製造的智慧手機和電子産品,那麼,有誰能告訴我一些品牌名字嗎?” 在一些網友看來,包括“抵制中國貨”在內的言論本身,再次真實反映出中印兩國自1962年以來力量對比的變化。 儘管有印度人總呼籲政府“抵制中國商品”,但自己卻對中國貨愛不釋手,他們被其他印度網友諷刺道:“你現在的手機和電腦很可能就是中國製造”,“沒有中國商品,在印度想生活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了”…… “中國早已不是1962年的中國,不要再説毫無邏輯的話了,請安靜一點,互相愛護,我們不想要戰爭。” 如同網路上的爭論一樣,印度媒體這幾天似乎也陷入一場糾結中。 一位在新德里的媒體人士稱,部分印度媒體沿用印度官方“口徑”,無端指責中國,而來自官方,尤其是印度軍方的一些言論更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不過,也有一些印媒則發出了更理性的聲音。印度《第一郵報》網站稱,“吹噓能與中國較量是一回事,實際去做又是另一回事。雖然印度的軍事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他們實際上還不及中國的一個零頭。” 該報認為,在局勢重現緊張之際,印度陸軍參謀長髮表好戰言論是愚蠢的,這些劍拔弩張的言論於事無補。 “不論怎樣,現在必須立即緩和緊張局勢,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唇槍舌劍對雙方無益。”《第一郵報》警告稱,如果不能謹慎處理目前這場危機,將導致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發生嚴重對峙。 中方掌握的此次印度邊防人員非法越過中印邊界錫金段進入中國領土的照片。 中國外交部3日再次出示證據!要求印方立即將越界部隊撤回 在7月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印軍越界進入中印邊界錫金段(洞朗地區)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再次給出具體證據,證明印方曾承認《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確定了中國西藏同錫金的邊界。 據耿爽介紹,中印兩國政府往來文件顯示,印度獨立後,印度總理尼赫魯代表該國政府多次明確承認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確定了中國西藏同錫金之間的邊界。 1959年3月22日,印度總理尼赫魯在給周恩來總理的信中表示,“印度的保護國錫金同中國西藏地方的邊界,是由1890年的英中條約所確定,1895年共同在地面上標定。” 耿爽指出,關於錫金同西藏地方的邊界,不存在任何糾紛。他表示,中方已多次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印方遵守邊界條約規定,尊重中方的領土主權,立即將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 耿爽還表示,“2017年的印度與1962年的印度確實不同,正如2017年的中國也與1962年的中國不同一樣。”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陸軍參謀長拉瓦特稱,印度在為“2.5線戰爭”做準備,就是應對中國、巴基斯坦和國內的安全威脅。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日前表示,印度陸軍參謀長的言論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我們希望印軍個別人能夠汲取歷史教訓,停止發表這種叫囂戰爭的危險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