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素食逐漸流行,越來越多人加入到素食者的行列,素食不單有益健康,更對環境保護十分有幫助,是一種「低碳」的綠色生活。
有些人心中希望嘗試素食,可是卻不敢邁出第一步的原因,往往是擔心素食「不夠營養」。
例如說素食不夠蛋白質、維生素B12、缺鐵缺鋅缺鈣缺碘……這些說法對於入門的素食者來說,可說是一種「恐嚇」,是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霾。
初嘗素食者一方面覺得素食對健康好,但又總擔心自己健康走下坡,在這種弔詭的心態下,每當見到身體有甚麼不適,都會心虛以為營養不夠,萌生放棄素食的想法。
這裡想說的第一件事,其實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是完全沒有「素食不夠營養」這種說法的!
道理很簡單,就算是雜食者或者肉食者,假如飲食不當,也可以有營養不足、不良、過盛,或者營養不均衡吧。這首先是看吃甚麼的問題,素食的食材五花百門,夠不夠營養是視乎你怎麼吃。
不過,面對這種常見問題,本文還想從一個「最徹底的」的角度作深入剖析——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根本無法說明素食的營養問題!
「營養攝取量」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來看看,「不夠營養」是怎麼一種概念。一般的理解,就是每人每天對各種營養有一個「攝取量」,例如成年人每天對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的攝取量,而且仔細的說,對於不同年齡階段,或者特殊人群如孕婦、嬰兒、老人、病人、慢性病患者等,各種營養素都有不同標準範圍,假若在範圍之內就叫做「足夠營養」,假若低於攝取量範圍就叫做「營養不足」。
一般人都明白上述概念,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攝取量」是如何研究出來的?每一種營養素的研究方法不同,但總的來說,都是以健康人作實驗研究,給他們吃某些東西進去,看看之後排泄代謝的變化,從而推測人體究竟吸收應用了多少營養素。
這種營養攝取量的標準研究,對於「素食」的最大誤解,就是沒有將「素食者」作為特殊人群來研究。
錯誤地以「雜食者」的營養標準來評價「素食者」
在實驗研究中,這些「健康人」絕大多數都是「雜食者」,沒有將各種不同類別的「素食者」區別出來,現在對於「素食不夠營養」的說法,都是從某些營養師的口中,憑著這些攝取量標準,再基於素食者無法從肉類獲得某些營養素,因此推斷素食不夠營養。這一種「推論」、「假想」,是沒有實證研究基礎的,並非透過對素食者進行實驗研究的結果,亦非流行病學調查統計所得。
大部份長期素食者都有一些親身感受,就是素食者身心有別於常人。
例如素食者身體感覺輕鬆、精神較佳、體力較強、耐力持久、二便暢通、頭腦靈活、心境平靜、性情溫和、樸素節儉、慾望較少、善良堅韌、慈悲愛人、輕鬆自在…… 這些一大堆的話,是大量素食者的親身感受,也有大量素食名人作證。
由此理解,素食者當屬一種「特殊人群」,就像孕婦嬰兒那樣需要另外處理。現在卻將雜食者的標準,加諸素食者的身上,這是「營養學」研究設計不合理之處。
素食者就好像一個特殊民族,有其獨特飲食文化
除此之外,在營養學的研究設計之中,也講求不同人種、不同地域的人營養攝取量有所不同。例如說,中國人的身體狀況不等同於美國人,因此不可用美國的攝取標準來應用在中國人之中。而且就算是中國一個國家,地方這麼大,不同小數民族的人體質可有差異,一個標準亦難以通用全國。故此攝取量的研究,需要按照每一個地區和人種來個別研究,沒有一個全世界的統一標準。
由此角度理解,素食者這種「特殊人群」,他們的飲食方式特殊,就好像某一個部落、村莊、國家具有某一種特殊的飲食方式,假若他們能夠健康的生存,當然有必要將他們獨立出來研究吧。
再者,素食之中也分為不同種類的素食者,有不吃牛羊的素食者,有吃魚但不吃其他肉類的素食者,有吃奶蛋的素食者,有奶蛋也不吃的素食者,有生機飲食素食者,有隻吃水果的素食者……假若要研究的話,也應當將不同類別的素食者分別出來研究。
只是很可惜,至今還沒見到專門給素食者的「營養攝取量」研究。所謂素食「不夠營養」的說法,反映了當今營養學發展還未夠成熟,只能以雜食者的標準來評價素食者,這就像用美國的標準來規範中國人的飲食一樣,這顯然是不夠科學了。
從營養學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抽身一點的看,營養學是有其局限的。就算各種營養學的實驗研究,它都會列出每一種研究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各種實驗都是短期的,長期的飲食觀察難以研究,經費太高,受試驗者也難以忍受;營養學將人的飲食營養與各種因素割裂開來,例如所謂「心寬體胖」,心情好營養吸收快,緊張的話容易拉肚子消化不良,這些都是健康常識,人的心理因素對於營養吸收的作用,營養學都不太關注。
植物性飲食較肉類容易消化,且在消化食物時付出較少能量就能夠消化完成,就是說減少內耗而增加吸收,整個吸收過程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素食者內心平和,精神虛耗減少,這些都可以是素食者總體需要營養偏低的原因(這就是素食無論在體外與體內一樣環保,同樣減少消耗資源)。既然如此,以雜食者的營養標準放諸素食者身上,要求素食者要相同的營養要求,就好像以城市人的標準來看到農村人一樣,本身農村人生活簡樸而自在,但卻強迫他們要達到城市人的物質生活水平,這不就是浪費嗎?
要知道,營養學只有約一百年的歷史,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還只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而且基本上只是城市人或者富人特別關注,農村人或窮人都不太講究。反觀素食的文化已經有幾千年曆史了,相比營養學哪一個更有智慧?這是見仁見智了。營養學相比素食的歷史,就好像一個初生嬰兒一樣,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素食的文化卻是一個智慧老人,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那麼素食不夠營養的誤解,就好像嬰孩反過來要求老人的飲食必須要跟我一樣,嬰孩天天喝人奶十分健康,老人不喝人奶是否不夠營養?
想想看,在營養學還未興起的時候,歷史上大部份的日子裡,沒有「營養學」的標準,人們是否就不懂得如何健康飲食?就沒有人能夠得到健康?顯然不是。健康的飲食,是可以從傳統的飲食文化中,得到最佳的飲食智慧。
素食者健康生存就是最好證明
很簡單的道理,世界上有大量素食者能夠健康的生存,在各種領域上作出貢獻,這足以說明素食沒有營養不足的問題。 進一步說,例如在寺廟裡面的和尚,他們的飲食非常清淡,甚至吃很少東西,從這些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他們完全是偏食,肯定營養不良吧!可是有些和尚更是武功非凡、長命百歲,請問營養學如何解釋這些情況?
還有,有一種素食方式叫“生機飲食”,他們完全不吃煮熟的食物,只吃生的植物食品,而這些人還是十分健康的生存著,請問營養學如何解釋這種「嚴重偏食」的情況?沒有經過這方面的研究的話,根本就無法解釋,其實,沒有必要用營養學的觀點去評價這些人,反而應該努力研究另一個問題——為何素食者能夠獲得足夠營養?回答這比批評素食不夠營養來得更有意義。
面對「素食不夠營養」的誤解,我們不會怪罪營養學,這畢竟只是科學還未發展成熟;這只能怪罪某些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營養學者,胡亂渲染錯誤思想,抱持肉食的霸權主義,迷信人必須要吃肉才能生存,同時幫助肉蛋奶工業賣廣告。
批評素食前不妨先親身體會
聽了上述原因的討論,或許還有一些肉食者或雜食者會辯駁:既然大家都是人類,體質應該相同,應該用相同標準!
這種想法,主要是由於「非素食者」對於「素食」還沒有親身體會,無法站在素食者的角度去明白素食者的身心獨特之處。
解決其實方法很簡單,「要評價一件事先要了解」,例如你要批評《論語》你就必須先要讀懂它,不然你就沒資格去評論吧。要評論素食夠不夠營養,不妨嘗試連續吃素七年,相信你也自然會體會到素食的好處了。
※註: 本文旨在反駁「素食不夠營養」的錯誤觀點,而非說明「素食必然夠營養」,素食是否健康,仍需要視乎您怎麼吃、還有您的身體狀態如何。在目前營養學研究的前提下,似乎難以從科學的角度說明素食的營養攝取量標準,故此就連「素食夠不夠營養」的問題無法客觀討論。不過,素食如何可以讓人「健康」,這則是每一位素食者自我的身心感受,是可以從傳統素食文化之中不斷學習而獲得的。
不講「營養」講甚麼?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營養”的概念。自古中國人都不講“營養”,而只會講食物夠不夠豐富、是否充足,夠不夠飽,好不好吃……營養學是近代西醫學的附帶產物,隨著微觀還原論研究的發展,能夠分析每一種東西的“成份”,這就叫作營養了。古代無法作這種“分析”,就無法從這個角度討論問題了。
古代飲食不講“營養”的話,還可以講甚麼?中醫更強調另一個問題,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叫“吸收”能力,古代中醫則叫“受納運化”。
試想看,就算是在現代,很多在農村生活的人,飲食哪裡有這麼講究?哪裡按照營養學來選擇食物?他們就是種出甚麼了,就吃甚麼吧;又例如古代的人,肯定沒有營養學的概念吧,他們怎麼吃飯的?就是好吃的就吃吧,盡量選擇能找到、喜歡好吃的食物,哪裡會想這個食物含有甚麼成份?
從中醫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角度看,更重視“內在”自身的修養。這就好像學習那樣,比如像“填鴨式教育”那樣,天天給你灌輸大量有益知識,可是學生本身接受不了、或者知識程度未夠,那麼如何花錢去上課補習也沒用;但是,假如學生本身非常聰明勤奮,即使你在窮困的農村山區,沒有很好的教育環境,你也可以學有所成。
「素食不夠營養」的問題來自來「推卸責任」
說到這兒,或許大家也明白中醫怎麼看“素食夠不夠營養”這個問題了。
“營養”是外來的東西,而中醫更強調人本身能否“吸收”營養,而不太在意營養本身。假如身體健康,清茶淡飯也足夠養生,假如身體本身不好,那麼補的下去都沒用。這也是中醫有說“虛不受補”的說法,身體虛弱吃甚麼都未必能夠補上。
不是這樣嗎?很多長壽老人,其實飲食也是相當隨便簡單,又或者深山裡面的和尚,吃飯也極其清淡,也不是健康的生存著?素食夠不夠營養,中醫從根本處就不這樣提問,而是反問:“你身體是否健康,能夠吸收足夠營養?”一個人夠不夠營養,中醫不把責任交給食物,而更著重自身健康與否。
這是中西醫學文化的差異。舉例說,例如西醫上的甲狀腺病,西醫比較傾向於用“碘質”吸收的太過或缺乏來解釋這種病,與沿海地區或內陸地區生活,食物含碘太過或太少有關。中醫則不這樣看問題,不會單純用外在因素來解釋疾病,例如同樣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人們的飲食習慣相約,但為甚麼有人會得大頸泡,有人不得?中醫更傾向於從自身去找尋答案,例如這一種病,就多與自身的情志、體質因素有關。
中醫不講營養講味道
再進一步討論,中醫不講“營養”,但是講“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是各種食物的基本味道,人人都吃,中醫認為“過猶不及”,五味都可以吃,只要不太過就行。假如是身體不健康了,則可以從五味的角度上,建議特別側重吃某一些方面的飲食,以幫助身體調整回正常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五味的飲食調養,也是強調需要按個體的情況作建議,這是中醫強調“內在因素”的飲食養生特點。
但是,傳統中醫沒有說,必須要每一頓飯五味俱全,五味不等於“五種營養”,現在有一些養生書強調每一頓飯都要吃“五味”食物、“五色”食物,其實中醫沒有這樣的嚴格要求。再高層次一點說,中醫養生提倡飲食宜“清淡”,五味都不要濃烈,樸素簡單就是長壽的飲食方式了。
越是擔心不則越不夠營養!
有些人剛開始吃素,只要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都會怪罪素食不夠營養所致。在這裡想指出一種現象—— 「越擔心素食不夠營養的人,則越容易出現不夠營養」,相反,假如不擔心自己營養不夠的人,則沒有這種問題。為甚麼會這樣呢?這裡嘗試用中醫的角度作一回答。
在飲食上,中醫強調“脾胃”關係,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脾胃”兩者各自做什麽工作。(中醫的脾胃,與西醫解剖學的脾臟胃臟的髒器概念完全不同呢。)
在中醫來看,“胃”是負責“腐熟水穀”的,就好像一個鍋一樣,當食物進入腸胃裡面了,胃就負責將食物“變熟”,變化成為“水穀精微”,通俗一點講就是變成人體的“氣血”、“營養”了。 但是,胃產生了這些氣血、營養以後,要帶走去周身才行,那就需要“脾”的幫助。
《黃帝內經》指說“ 脾氣散精 ”,脾是負責將胃所產生的精氣、氣血、營養,輸送到全身去,負責運輸、疏通的工作。換句話說,脾和胃的關係,用現在的話來說,有點像“消化”和“吸收”的兩方面功能,胃負責消化食物,而脾幫助周身去吸收。
重點來了,一個人經常擔心的話,原來會影響整個“吸收”能力!
在《黃帝內經》有兩句話說:“ 思傷脾 ”,思為何會傷脾呢?就是另一句話解釋了“ 思則氣結 ”。就好像一個人很集中的想事情時,人的呼吸就不暢順,身體凝注不活動了。當一個人常常思慮過多,則使“脾氣散精”的功能受阻,就是說,儘管胃的消化能力沒有問題,但是脾幫助疏通氣血的能受阻了,脾氣不能將氣血帶到全身去,那麼自然吸收受阻,造成“不夠營養”的問題。中醫上說,這就叫“胃不虛而脾虛”、“虛不受補”,或者現代的話可以說“能消化但不能吸收”。
總而言之,一個人本身容易擔心、思慮的人,開始吃素往往就會更加憂心忡忡、思前想後,後來造成營養不良,就怪責素食不好。其實,這本身未必是食物的問題,而只是吃素這個選擇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慮而已,實際根本原因在於自信不足。
成語說“ 心廣體胖 ”,如不擔心吃素不夠營養的人,其實吃飯生活都很隨便,儘管吃得少也容易長胖。從這個角度看,擔心是沒用的,越是擔心素食不夠營養,則真的會越不夠營養!
素食不單是飲食問題,素食講求樸素、內心清淨,原來我們心想甚麼,與飲食健康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