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17年,而當我們回顧10年前或者20年前的作品時,往往會發現那個時候的動漫都非常良心。幾乎每一年都能找出幾部久久傳頌的經典出來。相比起來,現在則是一個新番大爆死、漫畫方面也沒啥亮點的局面。在前段時間,國內曾經掀起了一輪“爛片的鍋到底誰來背”的討論,當時圍繞究竟是製作方不給力,還是觀眾水平不行的問題,也一度引發了無數的口水。不過若是將這個討論拿到日本的動漫行業,貌似也能行得通。因此在今天的話題當中,讓我們一起聊聊吧。        

                   

【觀點一:顯然是業界的鍋】        

當我們談到為啥現在的日漫越來越不好看的問題時,側重點必然是放在“劇情不給力”“作畫質量差”等方面。就拿少年漫畫為例,2010年之後除了《進擊的巨人》之外,幾乎再也沒有新的霸權作品問世了。而原創動畫那邊,上一個引發社會現象級別討論的原創作品恐怕還是2011年的《魔法少女小圓》了吧?        

而與此同時,每個季度的新番數量卻越來越多了。大量質量一般的作品,不但將業界本來就很緊張的人手弄得更加不堪重負,也會導致作畫、演出等方面缺乏足夠的精力應對。如此一來,能夠做出好的作品,反而成為了一件稀罕事兒。        

OK,說到這兒問題就很明顯了。是觀眾讓製作方做不出來有趣的劇情嗎?是觀眾逼著製作方每個季度出幾十部新番嗎?是觀眾對作畫崩壞這種事情“喜聞樂見”嗎?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如果說我們現在每一年都能看到幾部諸如《涼宮春日的憂鬱》《全金屬狂潮》《叛逆的魯魯修》級別的作品,甚至於哪怕每年都能繼續出《進擊的巨人》的續集,那麼或許觀眾就不會對業界的表現感到失望了吧?        

可諷刺的是,業界寧可將精力放在劇情狗血的《甲鐵城的卡巴內利》上,也不顧觀眾們的需求,將人手用在《進擊的巨人》第二季,導致了第二季只有可憐巴巴的12集,根本就看不過癮。這個鍋業界不背,誰來背?        

                   

【觀點二:業界的鍋,因為沒有看準市場】        

曾幾何時,我們都在政治書上學習過有關“宏觀調控”的重要性。如果說一個行業完全交由市場的話,那麼必然會導致大量跟風的盲目情況出現。這在日本的動漫業界,乃至周邊行業,都屬於屢見不鮮的事情了。        

比如說,當年《魔法少女小圓》火了之後,大家就一擁而上地搞“致鬱”,魔法少女要是沒死幾個人,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家打招呼。而龍傲天、異界穿越的成功案例一出來,馬上也會引發大量的跟風。甚至於今年7月連“帶著手機穿越”的作品都已經出現了。        

可是我們必須搞清楚一點,那就是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夠成功,要么就是它有著“第一個吃螃蟹”的示範作用,要么就是它的製作非常良心。為什麼《輕音少女》之後的日常作品賣不出霸權的地位?就是因為那個年代大家對這類題材能如此改編感到驚喜,所以說願意接受,再加上京阿尼穩定的製作水準,從來沒有讓觀眾們失望過。而如今幾乎每個季度都會出來的日常百合動畫,劇情上千篇一律,人設方面各種“芳文社知名女演員”,可依然擋不住業界大量的跟風。那麼爆死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因此,業界缺乏理性,盲目跟風,是導致目前動漫作品質量下降的罪魁禍首!        

                   

【觀點三:業界的鍋,一方面靠播放權回本,一方面壓榨從業者】        

就在前幾天,騰訊動漫曾經關注過《路人女主的養成方法》第二季憑藉賣給中國播放權就回本的消息。這在當時也引發了不少的關注。是的,目前因為中國資本的進軍,給了日本業界喘息的機會。一部動畫即便碟片銷量爆死了,但是只要中國這邊願意出錢,點擊足夠高,那麼照樣可以數錢到手軟。        

按照正常的邏輯,在解決了資金方面的危機之後,業界就應該考慮如何改善從業人員的待遇,並且提升作品的品質才對。可事實證明,在中國資本資助日本動畫業界幾年之後,大部分的動畫水平還是越來越爛,有時候一部動畫完全看不出有任何中國資本援助的感覺,整體崩壞到讓人不忍直視的地步。        

同時,業界的待遇貌似也沒得到什麼改善。之前還有一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吐槽,說自己跟同事想從動畫公司辭職,居然被索要90萬日元的“培訓費”。即便是一向被認為是業界良心的京阿尼,也被人黑其實是“黑心公司”。可見行業整體並沒有任何的改觀。        

那麼問題來了:大頭的錢究竟去哪裡了呢?        

                   

【觀點四:觀眾的鍋,因為觀眾愛看,所以業界才這麼做】        

在前些年的時候,幾乎套路化的輕改動畫成為了大家吐槽的對象,像是什麼“四大天王”之類,幾乎是將高級黑髮揮到了極致。而有趣的是,某部非常套路化的作品在開播時,卻有人發現作品的原作者此前並不是愛寫這種內容的人。但是他那些非常有獨創性的作品,幾乎都因為沒有人氣而腰斬了。結果這部完全套路化的小說,卻順利地動畫化。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而大家應該也還記得“名作之壁”的典故。作為一部除了人設還算好看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內涵的作品,《無限斯特拉托斯》當年卻創下了讓人驚愕的銷量數據,甚至於很多被認為有霸權潛質的作品,在它的面前都不得不“俯首稱臣”。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在“名作之壁”出來之前,新番作品往往還處於百家齊放的狀態。但是當這部作品成功之後,恐怕很多業界人士都傻了眼:我們辛辛苦苦做出好看的動畫,結果賣不出去。而這樣一種幾乎沒啥內涵的作品卻火了?        

說到底,業界也是需要吃飯的。那麼如果觀眾願意為了這種作品買賬,他們也只能繼續拍類似的作品。現在的新番哪怕只有12集,也要做什麼泳裝回之類的劇情,說白了還不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嗎?        

因此,觀眾難道不該為此背鍋嗎?        

       

【觀點五:觀眾的鍋,要求太多了】        

如今已經是個網絡時代,因此任何人只要有鍵盤或者手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一些言論。先不說其他方面,僅從動漫作品的角度來看,哪怕再怎麼成功的作品,都會在背後聚集一波噴子,對作品指手畫腳。如果老老實實按照原作來改編劇情,就會被吐槽“沒有創意”,如果改了劇情,又要黑“瞎改胡鬧”。總之,如果真的要全方面地傾聽觀眾的意見,恐怕一部作品都拍不出來了。如果真的有人在這個行業,應該會知道製作一部作品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然而當一部作品出來了,輕鬆地就被一句“渣渣”給否定掉。那麼製作者是否也會心灰意冷呢?        

從這種意義來說,現在很多動畫明明可以製作續集,但死活不宣布消息,指不定就是因為出續集注定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沒必要多此一舉。君不見《進擊的巨人》第二季固然維持了之前第一季的水準,但碟片還不是照樣大爆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