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未撤離市區開店 光大一帶“外勞圍城” 

位於檳榔律的孟加拉市場(左2)。

(檳城23日訊)檳島喬治市光大一帶仍無法擺脫“外勞圍城”困境。

儘管早前淪為“外勞街”的風車路已有數家外勞店鋪關閉及撤出該區,但業者其實不是撤離市區,反之是“轉戰”檳榔律及光大,使市區淪為外勞聚集熱點。早在2010年,風車路冒起數家外勞店鋪,尤其由孟加拉籍外勞經營的店鋪包括雜貨店、理髮店、餐廳及咖啡店為多。

當時,該街道淪為“外勞街”,每逢周末及公共假期都可見大批外勞涌往該街,隨著警方、移民廳及貿消局近年來馬不停蹄在當地取締後,數家外勞店鋪已關閉及撤出該區。

檳島喬治市光大一帶被“外勞圍城”,外勞經營的店鋪如雨後春筍林立。

不過,這些外勞店鋪並沒因此銷聲匿跡,他們轉往到其他地方營業,特別是檳榔律一帶的戰前店屋及光大廣場內,冒起不少外勞店鋪,這包括雜貨店、批發市場及餐飲店等。除了檳榔律及光大外,頭條路及車水路一帶也有數家由外勞經營的店鋪。

對此,行動黨光大區州議員鄭來興接受本報記者電訪時說,隨著執法單位早前嚴厲取締後,風車路(加馬購物廣場)一帶的外勞店鋪已減少,這些經營者據知開始“轉戰”檳榔律一帶。他指出,在光大廣場內1樓、2樓及3樓,皆有出現外勞店鋪。

他認為,市廳應管制這些外勞店鋪,並限制這些業者不能售賣魚類及肉類等,以避免他們搶巴剎販商的生意。之前他曾接到吉靈萬山販商的投訴指,外勞店鋪也賣巴剎售賣的物品,大舉搶灘。

他歡迎檳島市政廳昨日宣佈於7月1日開始實行“2017年管制外勞商業活動指南”的措施。過去光大選區面對的外勞店鋪問題,儘管市廳有採取行動,但效果不大,他希望有了這方案及措施後,能更有效控制外勞店鋪問題。

光大廣場內有數家外勞店鋪,圖左為外勞經營的雜貨店及食店(右)。

外勞店入駐 振興光大絆腳石

外勞店鋪入駐光大廣場問題,是其中州政府振興光大的絆腳石因素之一。

因此,鄭來興認為要吸引本地人迴流光大,就須改善光大的形象,並減少外勞店鋪入駐光大。他是針對本報記者詢及州政府要振興光大,外勞店鋪入駐光大廣場內會否成為絆腳石時,如是回應。他也指出,針對光大面對的外勞店鋪問題,移民廳、市政廳及衛生局等,經常有聯手展開取締行動。

王耶宗:多數外勞店鋪 委託註冊營業執照

檳島市政廳公共衛生與執照小組交替主席王耶宗說,在檳島約有數十家由外勞經營的店鋪,占多數的外勞店鋪在申請營業執照方面,是委託大馬籍的另一半或親友註冊。

由於當局發現最近在檳島出現越來越多由外勞經營的店鋪,為避免這些外勞業者搶灘生意,市廳才通過“2017年管制外勞商業活動指南”,而指南中包括限制外籍業者不得在光大及臨近範圍內開設新店,且店內需售賣70%來自本身國家的商品。

他指出,市廳也考慮在更新現有外勞店鋪營業執照時,將新指南條件納入其中。不過,目前並沒建議市廳這麼做,除非執法官員認為有這必要,才須帶入公共衛生與執照小組內討論其可行性。

“2017年管制外勞商業活動指南”規定新的申請者(店鋪業者),必須遵守指南中規定外籍商店不得售賣本地巴剎所售賣的商品,如蔬菜及肉類。此外,也規定外勞不得開設理髮店、美容院、按摩院、洗衣店、裁縫店及咖啡館等,而外勞可經營的商店為雜貨店及餐廳,且必須是以售賣本身國家商品及食物為主。

若業者不遵守指南的話,當局將先發出罰單予業者。如果業者第2次違例,市廳就會撤回其營業執照,接著再犯,當局直接將業者提控上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