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斷交.博評】台灣邦交「歸零」等於兩岸統一?

撰文: 何亦文

發佈日期:2017-06-20 17:30

近幾個月一直在品味一句結論式的判斷:

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

這是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今年北京「兩會」向台獨發出的警告。十幾年前,時任總理的朱鎔基在同一場合、同一地點,面對民進黨可能在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獲勝,斬釘截鐵地說:

台獨意味著戰爭!

不久前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轉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依中國大陸目前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外交資源,台灣現有的20個邦交國可能從十位減到個位,甚至歸零。那麼,是不是可以作出「台灣邦交『歸零』等於兩岸統一」的預判?

回歸20年後的香港,「港獨」由概念到為部分年輕人接受的思潮,中央涉港官員又應如何回應?會不會將張志軍對「台獨」的判斷,修改成為「港獨的盡頭是『一國兩制』的勝利實現」?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天說,「對於『港獨』必須零容忍」,看來「港獨」問題嚴重。

「港獨」之所以成為問題,應當和中央始終強調的「人心回歸」密不可分。張志軍先生「台獨之路走到盡頭是統一」說,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中的物極必反定律,如果台灣真是修憲、更改國號,那時北京將被迫採取軍事行動,實現主權意義和物理意義的統一,不過同樣迴避不了「人心回歸」的難題。

北京與巴拿馬建交為兩岸關係增加變數。這個被視為借蔡英文民望低迷,打擊「台獨」氣焰的重手動作,會不會令「台獨」畏懼和收斂?重壓力之下,台灣執政者會不會冒險研製核武器?會不會鋌而走險,棄「中華民國」國號改稱「台灣」?蔡英文會不會由此放棄「不搞法理台獨」「維持現狀」的承諾?

當今世界尚有索馬里蘭,北塞普勒斯等不受承認的「零邦交」之地。(視線中國)

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隨著台灣邦交國「歸零」的趨向,以國民黨為主體的藍營在「中華民國」的國家論述上更顯蒼白,而「太陽花學運」後崛起的「天然獨」,又為台灣社會接受「九二共識」增加了新的難度。

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隨著北京取代台灣在聯合國的席位,美國等西方國家停止與台灣的外交關係,以及台灣自1987年解除戒嚴令、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的政治民主化,台灣逐漸失去代表中國的正當性,「中華民國」和國民黨都進入本土化進程,正如內地台灣問題專家黃嘉樹先生的《台灣能獨立嗎——透視台獨》一書所言:

他們(國民黨)總拿『三民主義的統』去與『獨』抗爭…給人以痴人說夢的印象。

黃嘉樹先生以縝密的邏輯、充分的理據對台灣獨立作出否定式的結論,用「時效」、「先佔」原則駁斥「台灣法律未定論」,以顯而易見的事實戳穿「台灣民族論」的荒謬,不過此書的付梓出版時間是1993年。24年,兩岸三地發生了很多事情,也帶出很多疑問。

當今世界尚有索馬里蘭,北塞普勒斯等不受承認的「零邦交」之地,即使台灣邦交「歸零」,也不代表兩岸統一指日可待,重要的是「人心」「統一」和「回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