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有些父母長輩的過分寵愛往往阻礙了孩子優良品格的培養,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家庭:小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行為自私,吃獨食,不願與人分享,這對孩子未來品格的塑造是極其不好的。
孩子兩三歲甚至更小的時候就會產生自我意識,總愛說「我」「我的」之類的話,佔有慾強,得不到或者別人碰一下他得東西就會哭鬧不止。這是一個過度期,需要家庭給予良好的引導孩子才能轉變態度,養成樂於與人分享的品質。
那該如何培養孩子樂於與人分享品格呢?
首先,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樂於分享的品格。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純潔天真的,從孩子懂事開始,就可以鼓勵孩子與人分享了。首先是與孩子最親近的父母,可以經常向孩子索要些東西,孩子給你的時候,你要很樂意接受,因為如果你拒絕了,使剛懂事的孩子在思想上產生誤區,不知道以後還要不要繼續把東西給你。而且,當你欣然接受孩子分享給你的東西的時候,你還要誇獎他一下,這樣,孩子會慢慢形成樂於與人分享的品格;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孩子的父母,要以身作則,因為生活是面鏡子,孩子的表現往往反映出父母的為人,所以平時父母要約束好自己。做人做事大方得體,不要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千萬注意自己的形象;
第三,環境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有一個舒適和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活在和睦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內心會更有愛,性格更開朗,與人交往時讓人感覺到親切,更有利於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品格;
第四,多為孩子創造與人接觸的機會。在教導孩子具備一定防範意識的前提下,多讓孩子與外人接觸,讓孩子多表現自己,使得孩子可以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適應這個社會。孩子往往在和比自己小的孩子接觸時,顯得主動,在和比自己大的人接觸時,顯得被動,但經過自我調節,孩子很容易與他人成為朋友,於此同時也會樂於與人分享;
最後,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在與自然接觸中,孩子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熱愛大自然的人往往也熱愛生活,熱愛生活的人怎能沒有樂於分享的品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