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社會上總有許多不公平、令人不捨、憤怒的故事,不過好在有那麼一群人,不遺餘力地盡自己的力量,逐漸把本該是悲劇的結局轉換成正面能量,而這不僅僅改變了受害人原本的命運,更是感染一票有志之士一起改善當地社會的畸形習俗。        

去年本站曾分享過一篇文章,指稱在奈及利亞有個被當地人當成「巫童」而被好心人拯救的故事,當初男童的這張瘦骨嶙峋照片,相信讓不少人十分不捨。        

       


出生於奈及利亞的小男孩,自出生開始就被族人甚至是家人視為「巫童」,當地人對於巫童的認定是,只要剛出生的嬰兒身體虛弱或是缺陷,甚至在夜晚經常哭嚎的孩子就是,而他們的下場通常是放其自生自滅餓死甚至被打死折磨致死,因此被家人拋棄、厭惡的他,只能在村子的角落自生自滅著…        


好在這名男孩命不該絕,當非洲兒童救助教育和發展基金創辦人Anja Ringgren Lovén第一眼看到男童時,他奄奄一息的模樣徹底激起Anja的憐憫心,打算帶走他許到一溫暖的家。那時躺在Anja懷中的希望(Hope)簡直輕到沒什麼重量。        

       


雖然全村人幾乎是冷漠地看著希望苟延殘喘,不過這「晦氣」絲毫沒有讓Anja感到動搖,反而是下定決心要好好照料男童。        

       


後來被帶回去的希望,在Anja的幫助下洗去了滿深塵土,同時也替他處理了長蛆的傷口。        

       


此外Anja也替男童取了一個名字:希望(Hope),盼望他能從此展開新生活。        

       


在Anja與基金會工作人員的呵護下,希望漸漸長肉了,而他的身體的健康狀況也變得越來越好,在人們的關愛下他也比以往更加活潑(點我看更多)。        

       


Anja的善舉證明著,希望並不是什麼巫童,而只是跟同齡小孩一樣可愛又活潑。        

       

       


相隔一年,Anja與希望又拍了張喝水照,只不過這次有別於去年的悲傷,兩人在照片上都笑得很開心,而Anja表示:「希望現在是個很健康的男孩,而他也馬上要上學了。」        

       


想不到短短的一年之間,竟讓希望有著天差地別的轉變。        

       


事實上希望的故事只是非洲小孩的縮影,許多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仍有不少兒童在出生時就被家人貼上「巫童」的標籤,任由其折磨甚至是自生自滅死亡,唯有少數人幸運能到救贖,盼望世界上的任由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愛與尊重,不再被過時的傳統所蒙蔽。分享出去,讓其他人看看這則故事吧,同時也祝福他們能平平安安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