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人類匠造所難以超越的,但人造之景還是有它別樣的美感存在,像我們所在的都市、城鎮,不管是雋永斑斕的老房子,還是時代感十足的摩登大樓,又或者是夜晚的車水馬龍和燈火輝煌,都是人工之美。本文為大家挑選了一些精彩的城市攝影作品,並從中整理一些拍攝小技巧,看看是否能為你的攝影創作提供一些靈感。


捕捉我城之美,怎麼拍比較精彩?



               



攝影者:Sebastian Opitz,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城內各式各樣的建築、公共設施,都是攝影創作的題材。城市建築,依據所處的不同位置、建築外觀特性等,拍攝起來會有不一樣的訣竅,想要拍出不同凡響的作品,觀察是十分必要的。


觀察,也有所謂縱向與橫向之分,一方面是指長時間的觀察,從一日晨昏、四季轉換的時序上來觀察某個建築場景最美的時刻;另一方面則是以不同的角度、構圖方式、拍攝手法等着手,拍攝特別的效果。前者用於拍攝自己所居住的,或可待上一段時間的城市比較適合,而對於短時間的城市旅遊,或許偏向採取後面一類方式較佳。



               



寧靜的早晨,攝影者:Martin Stantchev,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不過現在網絡信息發達,有時候就算不是真的通過自己的觀察,也能參考他人的攝影作品得知某地某景在什麼時刻拍起來最美。從下面分享的這些精採的城市建築攝影作品,大概可以歸結出以下幾點拍攝技巧,供大家參考。


選對時間



               



▲舊金山的燈火,攝影者:Toby Harriman,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不得不說,想要拍出讓人屏息的照片,抓對時間是要點之一,就算是捕捉城市中的人造美景,依然少不了自然的裝點,且不論街道或建築外裝飾的植物,就拿光線這點來說,就讓人不得不選好拍攝時間。例如璀璨斑斕的城市夜景,在天未全暗、華燈初上與夜深時都是截然不同的感覺,而破曉時與傍晚的城市景緻也截然不同。



               



馬德里的滿月,攝影者:Juan Carlos Cortina,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希臘小鎮的黃昏,攝影者:Slava Mylnikov,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結合人、動物等元素,讓畫面更生動



               



漫步威尼斯,攝影者:Christina Ramos,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無論是在自然風景還是城市地景中,有時加入一些生物的元素,能讓景色更添一分生氣,甚至起到「點睛」的效果。



               



藍之城,攝影者:Woosra Kim,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迷霧泰姬陵,攝影者:Daniel Cheong,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抓住建築的幾何特性



               



塗鴉小姐,攝影者:Boddy Gibbons,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幾何元素的利用在城市攝影中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城市建築、公共設施等處處充滿著有趣的幾何元素或符號訊息,妥善用在攝影創作之中,往往能製造出奇妙的視覺效果。



               



窗,攝影者:Catalina Justinlano,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金磚,攝影者:Toney』s Photo Journey,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發現另類的角度



               



住房戰壕,攝影者:Peter Stewart,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拍攝城市,發現角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當走在「水泥森林」中,也許抬頭就能發現周圍高樓樓頂似乎快要將天空遮蔽,如果再加上廣角或魚眼鏡頭拍攝,或許能創造出更不一樣的畫面。有時結合某些有趣的物體營造特殊的視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空之圍欄,攝影者:Glanluca Gobbi,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微明時刻,攝影者:Marc Perrella,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掌握建築獨特的光影表現



               



巴塞隆納的歌德式穿廊,攝影者:Frank van Haalen,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攝影的藝術性,無疑就是光影表現。一張受人歡迎的攝影作品,光和影的把握十分重要,想要發現美麗的光影,就真的必須抓對時間地點。有的平淡無奇的穿廊或騎樓,卻會在午後太陽斜照時,在地上投射出一根根柱子廊檐的影子,形成絕妙的畫面。



               



微光下的穿廊影子,攝影者:Sven Fennema,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善用倒影拍攝



               



巴黎聖母院水中倒影,攝影者:Loic Lagarde,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倒影製造出來的對稱畫面,是許多人喜歡使用的拍攝手法之一。一樣的景色,一實一虛,不管拍攝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帶給讀者特別的感受。



               



水泥叢林,攝影者:Kerim Hadzi,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太陽依舊在,攝影者:Tristan O』 Tierney,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長曝光製造特殊效果



               



上海之夜,攝影者:Clemens Geiger,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長曝光的手法用在城市攝影中,最多的莫屬夜曝車軌了,效果就好像用光作畫一般。其實白天使用長曝光來拍攝一些動態的題材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通過比較慢的快門,拍出人物移動的軌跡,增加動感。



               



倫敦議會大廈,攝影者:David Mar Quinto,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紐約布魯克林橋,攝影者:Dominique Palombierl,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用模型效果呈現



               



移軸巴黎,攝影者:Federico Vennda,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現在不少相機,似乎都內建「模型濾鏡」,讓大家可輕鬆簡單地拍出像玩具模型的效果。而對於單眼相機來說,可能需要用到移軸鏡頭來進行創作。


模型濾鏡比較適合站在一定的高度來拍攝一些建築或小區,效果會比較明顯。



               



微觀蘇黎世,攝影者:Vladimir Popov,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