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納入人民幣的特別提款權(SDR)新貨幣籃子於10月1日正式生效,拉加德總裁發表聲明稱,這反映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不斷上升的地位。德國媒體為此做出了綜合評述。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網站9月28日稱,埃斯瓦·普拉薩德是在中國以外最了解人民幣歷史的人士之一。關於被政治家和部分學術界人士稱為人民幣的中國貨幣「元」的崛起,普拉薩德寫了一本新書——《不斷發展的貨幣:人民幣的崛起》。這位經濟學家在書的序言中毫不懷疑世界正在發生歷史性的事件。

       


       

  當中國當今的貨幣人民幣於10月1日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時,普拉薩德暗示,這是一個幾千年來一直領先世界的國家重新崛起過程中合乎邏輯的一步。


       

  對美元不是威脅        


       

  報道稱,長期以來,普拉薩德一直以分析批判的方式但也帶著明確無誤的善意觀察中國經濟的崛起。人民幣將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普拉薩德寫道,並且很快也會被大量地用在全球貿易和金融交易當中。但是,人民幣並不是「遊戲改變者」——並不是可以取代美元在世界上主導地位的貨幣。

  

       


       

  拉加德評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圖源:Reuters/VCG)


       

  儘管中國今天的對外貿易顯示出巨大的順差,但這個國家的貨幣在世界上使用得並不多。甚至在與美國的貿易當中,中國企業採用人民幣支付的也只有2%左右,全球來看,人民幣在支付往來中所佔的比例就更低了。歐元、英鎊、甚至日元——這些貨幣的使用都比中國的人民幣更廣泛。


       

  報道稱,眼下隨著被納入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籃子,人民幣所佔的比重將提高。據估計,在5年時間內可能會有1萬億美元流入中國,因為在人民幣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認證後世界各地的央行和基金都將購買人民幣。但普拉薩德並不認為美元的日子已經進入倒計時、美國的衰落會因為其政治制度看似暴露無遺的功能失調而不可避免。


       

  雖然到處都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在令規則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改變:2015年10月北京啟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與美國主導的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直接競爭。

       

  兩邊的好處        


       

  儘管如此,正如達拉斯聯儲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所說,人民幣並不會很快成為「安全港」。(用分析家的話說)這主要與北京執政者希望「兩邊的好處都占」有關:一個國際儲備貨幣,但卻受國家的監管,通常來說不受國家監管是儲備貨幣的定義之一。


       

  報道稱,2015年8月,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是否令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作出決定之前向世界發出信號,未來將允許人民幣向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但自那之後北京多次出手避免人民幣大跌。

       


       

  過去12個月里人民幣與美元相比僅貶值2.6%,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央行拋售美元。僅這一時間段內,中國外匯儲備就減少了10%以上,與兩年前相比甚至減少了四分之一。


       

  有效的金融市場在中國仍還十分有限。股市不穩定,大批資金外逃只能靠嚴格的監管來阻擋。普拉薩德預言,如果不進行改革,就算中國在歷史上非常重要,人民幣的崛起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仍將是有限的——因為外國投資者對這個國家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