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偷拿你的錢時,最睿智的媽媽是這樣處理的!某個小學內發生了偷竊事件,當時的老師讓班上的學生會幹部留在教室,一個個詢問是否偷竊。結果查明,偷竊者是一個女孩子。於是,這個女孩子在眾人面前被指為小偷。從那以後,她不但沒有改過,反而步向仇視老師、同學甚至社會的人生。

雖然不只是這次事件逼得她如此,但她已被烙上“我是壞孩子”的烙印。雖然錢找回來了,但是這種“抓犯人”方法會傷害孩子自尊,甚至會導致“破罐子破摔”的後果。
       

Advertisement        
       

一位媽咪曾經給我說過這樣的故事,小編覺得這位媽咪處理“盜竊者”的做法很棒,強烈推薦給各位爸媽:

一個家庭有一個12歲的男孩子和8歲的小女孩,他們各自為了買一隻新手錶,哥哥從媽媽的錢包裡面,偷偷拿了兩張1000元,哥哥將一張1000元給了妹妹,一張自己留著買手錶。媽媽發現錢少了,她猜測是孩子拿的,但是她不知道誰拿了。

一次晚飯的時候,媽媽對孩子們說:“我覺得錢包裡的錢好像少2000塊,是不是有小偷進來呢?媽媽很擔心。”哥哥低下了頭,妹妹神情有點緊張,媽媽證實了錢是兩個孩子偷的。

妹妹膽小,偷偷將1000元放回媽媽錢包。數著錢,媽媽笑了說:“媽媽好像弄錯了,前幾天說錢少了2000元,其實是我算錯了,是少了1000元。”妹妹表情變得坦然了。但是哥哥還沒動靜,媽媽補充了一句:“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進來,我們去叫警察,你們說好不好?” 妹妹瞟了瞟哥哥,哥哥神情也變得緊張了,趁媽媽做飯時,偷偷將1000元放回媽媽錢包。

看著會孩子們歸還的錢,媽媽心裡欣慰,在一次跟孩子聊天的時候說:“媽媽大頭蝦,1000元也根本沒丟,是媽媽數錯了,年紀大了這腦子壞了……”

哥哥與妹妹對視著笑了,從此,家裡再也沒有丟過錢!

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1
千萬不可採用“審問犯人“的方式來“提問”孩子,或者強逼孩子認錯,建議用比較和緩的方式去“點”他們,讓他們知道父母清楚他們犯錯誤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導致孩子不承認和敵對的行為。

2
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絕此項行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為了買某種東西而偷錢,而且比較合理,媽媽盡可以滿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經有一個手錶了孩子還要買手錶,媽媽盡可以“借錢”給孩子,讓孩子日後還,一來可以避免孩子偷錢,二來還可以養成慎重的購買習慣。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和習慣。
喜歡這文章就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