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馬牙”嗎?聽過“挑馬牙”這種民間說法嗎?袋鼠麻麻表示,這個從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民間偏方,真的是害苦了不少孩子呢!
案例1:紗布蘸水擦馬牙致寶寶口腔糜爛
小優出生8周多,近期媽媽給小優哺乳時,發現孩子吃奶時會煩躁哭鬧,有兩次還狠狠咬疼了乳頭。媽媽仔細觀察小優口腔後發現,寶寶上顎齒齦邊緣出現兩粒黃白色的“米粒狀物”(其實是馬牙),一心急,媽媽趕忙找來紗布蘸水去擦,結果導致了寶寶口腔糜爛、高燒不退,不得不送往醫院救治才轉危為安。
案例2:拿針給孩子挑馬牙致孩子感染
剛剛出生三天的鄭寶寶突然發熱不退,不肯吃奶,送入院的時候表現煩躁不安,由於新生寶寶不易發熱更不易高熱,醫生細問才知道是前一天,奶奶拿縫衣服的針給孩子挑了“馬牙”出了事,導致寶寶感染發熱。
以上事例並非特例,鑒於此,袋鼠麻麻覺得科普下馬牙的知識十分有必要!那麼,孩子長了馬牙,到底如何應對才正確?快跟袋鼠麻麻一探究竟吧~
什麼是馬牙?
所謂馬牙,也叫“板牙”,是指寶寶在沒出牙以前,多在嬰兒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冒出一些像米粒大小的黃白色小球球,數目不一,表面無破潰,周圍無紅腫,觸摸有硬結感,像是剛剛萌出的乳牙,卻不是真正的牙,也不能用來咀嚼食物。
馬牙在醫學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積留所致,2~3周或數月可自行消失,屬於新生兒時期的特殊生理狀態,是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一些代謝細胞的堆積而增生的結締組織,不是上火的表現。
寶寶長馬牙後,一般沒有不適感。但是個別寶寶會出現愛搖頭、煩躁、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
馬牙與鵝口瘡相似 家長要學會區分
鵝口瘡,中醫稱之為“雪口症”,俗稱“白口糊”,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新生嬰兒時期經常見到的疾病,屬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
鑒別:
馬牙:口腔上齶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一般沒有不適感,不影響嬰兒吃奶和乳牙的發育。
鵝口瘡:嚴重時白色絮狀物遍布寶寶口腔,可出現在舌、頰、齶或唇內黏膜上,用棉簽擦不掉,如果強行剝離,上顎或齒齦上會出現紅色創面;患兒會出現食欲下降、呼吸不暢、吞咽困難等症狀。
Tips:若寶寶長的是鵝口瘡,家長可用棉簽蘸些製黴菌素塗在患處,配製方法是用10ml溫開水加1片製黴菌素。但需要注意的是,鵝口瘡容易複發,治療見效後應再堅持繼續塗抹3-4天。
寶寶長馬牙後該如何正確應對?
袋鼠麻麻提醒廣大家長,如果發現寶寶長“馬牙”了,千萬不要拿針去挑或用布去擦,這對寶寶來說是很危險的。
因為新生兒口腔黏膜很嬌嫩,粘膜下血管豐富,全身抵抗力極低,如果用針挑破和紗布擦,不僅會給寶寶增加痛苦,更嚴重的是由於口腔粘膜的損傷,有利於細菌侵入,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發生口腔炎,而且局部繁殖的細菌會進入血液循環中,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症,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一般情況下,隻要經過一段時間,嬰兒吮奶進食時,牙床與奶頭反複接觸摩擦,“馬牙”便會自行脫落或吸收,因此無需任何治療,隻要在平時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即可。
正確清理寶寶口腔的方式
新生兒:
其實新生兒的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別清洗,因為寶寶還沒長牙,唾液起到天然的口腔清洗作用,即使在給寶寶喂奶之後在空腔黏膜上殘留一些乳汁,也可以通過寶寶自己的唾液達到衝洗的作用。家長隻要平時餐後記得給寶寶喝些白開水,就能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嬰幼兒:
在寶寶2歲半以前,你可以用棉棒、紗布或塑膠指套幫他們清潔口腔。待寶寶2歲半以後,你就應該為他們準備專用的牙膏、牙刷和漱口杯。
Tips: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孩子長馬牙後不愛吃奶,但愛咬奶頭,甚至哭鬧得很厲害,這就需要去醫院看看了。
“袋鼠麻麻有話說:
挑馬牙、擠乳頭、感冒捂汗……這些流傳已久的育兒偏方,你家孩子中招了嗎?有人將這些偏方稱為祖輩的經驗總結,殊不知經驗也有對錯!科學在發展,育兒觀念也需與時俱進,不能將無知奉為經典、把冥頑當作傳承,否則,苦了的隻能是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