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偶爾生病,你可能不怎麼到醫院去,也不會跟醫生有什麼接觸。
所以一直以來,醫生在我們的印象裡,都是一群默默的存在.....
但最近,他們不甘沉默,開始要刷存在感了。
那他們拿什麼出來刷呢?
作為一名有風度的醫生,聽診器當然就是他們的標誌。所以他們刷了這個梗......
“在Rene Laennec 發明聽診器之前,醫生都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聽病患肺部和心臟的聲音。Laennec的發明將醫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直至今日,醫生們都無法原諒他。 ”
這個梗的主人公就是聽診器的發明者,何內.雷奈克(Rene Laennec),1781年2月17日生於法國,而當時的法國醫學正處於黃金時代。
雷奈克六歲那年母親因患肺結核去世。父親是個小公務員,但由於擔負不起生活的重擔(當時法國的公務員真夠清貧的了),把小雷奈克送到了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那裡寄養。
雷奈克的叔叔不是一個簡單的醫生大叔。他早年在巴黎學習醫學,其間曾到德國進修,最後畢業於歷史悠久的蒙佩里大學。由於他的醫術精湛,在短短的兩年內就當上了南特大學醫學院的院長。在當時的南特地區,居洛木家可以說是比較顯赫一時的。
小雷奈克本來喜歡機械工程學,但在叔叔的熏陶下,他最終選擇了不受大眾注目的醫學作為以後的職業,並在叔叔的幫助下,20歲那年進入法國當時最有名的大醫院--慈善醫院學習。
雷奈克之所以選擇這家醫院,是因為它擁有當時最有名的醫生科維薩特。
科維薩特是19世紀法國醫學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於1804年成為拿破崙的御醫。他有無數個才智非凡的學生,法國醫學史上的許多名人大都出自他的門下。
但後來最能給老師長臉的,就是發明了聽診器的雷奈克。不過命運總是捉弄有天賦的孩子。年僅23歲就被選進屬於皇家醫學會的醫學衛生學院的他,居然沒有一個醫院願意聘用他。
非常可笑的是,雷奈克最後竟然要靠朋友的幫助,走後門進了一家政府醫院。也就是在這家醫院工作的時候,雷奈克發明了顛覆醫學界的聽診器。
聽診器發明之前,只能通過附耳到胸口或肺部聽診
關於發明聽診器的過程,在回憶錄中,他說這麼描述的:
“1816年我去為一名年輕的女患者看病,她正因心髒病的症狀而受苦。由於她體形肥胖,以手敲診或手觸觸診斷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附耳於其胸口做診斷又不被風俗允許。”
雷奈克來回踱步,冥思苦想,屋內的人都不敢打擾他。
突然他靈機一動,binggo!
雷奈克想起前幾天在街上看到幾個孩子在木堆邊玩。其中有個孩子用一顆大釘敲擊一根木料的一端,然後叫其它的孩子用耳朵貼在木料的另一端來聽聲音,他敲一敲,就問:“聽到了嗎?”
“聽到了,聽到了!”孩子們歡呼。
雷奈克非常好奇地走上前去聽,結果他也在木頭的另一端聽到了聲音。
這給雷奈克帶來了靈感,他把紙捲成圓筒狀,然後壓在女患者胸口,居然,能清楚聽到心跳聲。(擦,這不是咱們古代的隔空診脈的衍生版麼)......
回去之後,雷奈克決定專門研製聽心跳的工具。他根據捲紙筒聽診的原理,做出了空心木頭聽診器。
這個聽診器的原型一頭連著麥克風,一頭連著聽筒,並命名為聽診器(stethoscope)
把這貨研製出來後,他以後看病都這樣玩了:
其他醫生都覺得非常“ 高科技 ”,很快,這個儀器就傳遍了歐洲大陸。
後來,全世界都玩開了......
但雷奈克對醫學的貢獻不只是發明聽診器,他在學術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
他在研究酒癮患者的受損而結痂的肝臟時,發現了肝上有暗棕色的特殊光澤,便使用希臘文Laennec scirrhosis(暗棕色)來形容,後來此病被命名為“ 雷奈克氏肝硬化 ”。直到現在,一些醫生在提及雷奈克之名時,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聽診器。
但不幸的是,雷奈克遺傳了母親的肺結核病。1826年8月13日清晨,他最後一次醒來,妻子在旁邊注視著他,他掙扎著坐起來,慢慢把手上的戒指摘下放在桌子上。
“我不這樣做,其他人也會摘下它,我不想讓他們來做這件痛苦的事。”
兩個小時後,45歲的雷奈克與世長辭。他的遺囑有這樣一項內容:
“將我的醫學書箱和論文都贈與我的外甥希笛克,還有手錶和戒指;這些都是不重要的。值得永存的是,我把我所製造的第一個聽診器留給了他,這才是我贈與他最珍貴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