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小孩子最怕什么,我想莫过于生病之后的打针吃药了。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每次生病之后面对是打针还是吃药的抉择时,我都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想法,果断的选择了打针,因为药片真的是难以下咽,特别是那种很苦的药,压根吃不下去。最近,因为吃药问题还差点闹出人命。
据国内媒体报道,家住安徽的一位母亲因为无暇照顾4岁的儿子明明,所以将他交给孩子的奶奶照顾;孩子的奶奶平日在家没事,正好有孙子陪伴,也算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因为明明的奶奶之前有过抑郁症类似的情绪,因此一直都在服用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甚至多次当着孩子的面吃药,有次孩子问到药片苦不苦,奶奶就风趣的骗他说:不苦,药片是甜的!
那天,明明的奶奶出去有点事,看到孙子还在床上熟睡,也就放心的离开,可是等她回来打开房门,瞬间就愣在那里,自己藏在枕头下的药瓶被明明握在手里,而且还在一个劲的往嘴里喂;受到惊吓的奶奶赶紧抱住孙子的头就往外掏,直到掏干净为止,为此她还给明明妈打了个电话,让她赶快回来。等到明明的妈妈赶到,孩子已经在床上昏睡不醒,任怎么折腾都没有反应,慌张的她连忙将孩子送往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明明在经过半天的抢救和洗胃之后成功脱离了险境,但还是给众多家长敲响了警钟!
我们知道,孩子没有完整的认知能力,他们不能明确的判断是非对错,只能凭着自己的喜好和好奇心去探索,而每一次错误探索对他们都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伤害;作为他们的监护者,守护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为他们树立一个健全的世界观,为此,我们需要注意这些事情:
1、容易伤害到孩子的物品要合理存放:首先是危险物品,如刀具,筷子,电线插座等,最好收纳到孩子触摸不到的地方,或加上安全防护措施;接下来是儿童容易误吞的东西,如电子,纽扣,果冻以及一些家用药品;最后就是家里的大型伤害性家具,如柜子,茶几,房门等边角部位一定要安装上防撞条,有楼梯的话最好铺上缓冲垫,最大化的减小孩子受伤的可能性。
2、勤整理,勤打扫,用完后的物品记得及时放回原位,保证家里的环境是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娱乐和生活场所,这不但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
3、最重要的还是引导和教育,为孩子做到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比如上面明明的奶奶吃药,完全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进行,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们这是药物,是生病的人才能吃的,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只有不断地沟通和互动才能搭起健康成长的桥梁。
在国内,很多家长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陪伴在孩子身旁,也许是经济问题,也许有工作原因,但即使是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能不管不顾,因为父母才应该是孩子成长最大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