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尊重叫”晚三秒再關門”
家裏的洗衣機脫水時,裏面發出很響的“咣咣”聲。
維修人員上門拆開一看,是一枚硬幣掉進了機器裏。
維修人員將那枚硬幣取出後,
順便將洗衣機內部清洗了一遍,
說洗衣機用久了要清洗,
否則會滋生病菌,沾到衣服上對身體不太好。
洗衣機修好了,師傅提著維修箱出門,跟我說再見。

我並沒有立刻“砰”地關上門,
而是扶著門對著樓梯口的師傅道再會。
我開著門目送他,直到他拐過樓梯口,才輕輕關上門。

我能想到,此刻即使外面寒風割面,
這位維修師傅的心裏也是暖的。
因為他前腳離開,
背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砰”的一聲沉重而冰冷的關門聲。
他得到了別人對他晚三秒鐘再關門的尊重。

Advertisement

這種晚三秒鐘再關門的習慣,
是我三年前去一位客戶家後養成的習慣。
那次因公事緊急,一份檔必須週末親自去客戶家拿。
當我拿到文件,雙腳剛剛踏出客戶家的門,
門就在後面“砰”的一聲重重關上了!
那一聲,驚得我一震――我願意相信這不是客戶的本意,
他家陽臺是敞開的,我願意相信那是陽臺的風將門帶上了,
因為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但是,儘管這樣想,那扇瞬間在我身後重重關上的門,
還是讓我心裏掠過一片寒涼。
我感到有一種叫做“被尊重”的東西從我的身邊悄悄滑走。
“被尊重”,有時候是多麼難得。一旦得到,會讓人覺得三冬猶暖。

 

       

我們最有價值的給予,就是尊重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冬天黃昏時刻,
到自己家附近的街上散步。
突然間有ㄧ位衣衫不整的老人乞丐跪倒在地上,
向他伸出了骯髒又臭的手,
而且紅腫的眼睛裡透露渴求的眼神對他說:
『先生、先生,可以給我一點食物嗎?』

屠格涅夫看著乞丐瘦弱的身軀開始找尋
身上口袋裡是不是有餅乾或麵包可以分給這位老人。
找了一會兒,才發現自己沒有帶任何食物在身邊。
這時候他覺得很抱歉,滿臉通紅。
於是他趕緊蹲下腰緊緊握住乞丐髒髒的手,
誠懇地說:『兄弟啊,我真的很抱歉,沒能給你東西。』

沒想到這位老人立刻站起身來,
緊握住屠格涅夫的手,臉上雖然留著眼淚,
但卻是帶著笑容回答:『謝謝,這樣已經足夠了!』

原來,這位老人從來沒有遇到像屠格涅夫這樣懂得尊重他的人,
不會因為他是乞丐而嫌棄,反而將他稱為『兄弟』,
甚至願意握手。因此這位老人覺得沒有食物也沒關係,
有這個心意已經足夠了。

不只是希望尊重別人,而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三個「要」和三個「不要」。

三個要是:
要將心比心、要謙恭有禮、別人說話要仔細聆聽;

而三個不要則是:
不要怒罵或嘲笑別人、不要欺負或找別人的麻煩、在理解一個人之前,勿下斷語。

『每天讓自己做積極正面的思考,可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
在小事或細節上體現出來的對人的尊重,像一朵小小的雛菊,
並非美得驚天動地,卻靜靜地散發絲絲縷縷的芬芳,恬靜而溫實。
本篇文章摘取自網路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學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