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小師
既然修善能夠作為修行證道的福慧資糧,又怎會改善不了今生本已註定的命運劫數呢? 雖說今生之果前生定,命裏有時終須有;但所謂的橫跨三世,其實只不過是時間流逝的計較分別而已,並不一定指生命的結束才算是「今世」之完成的:這一剎那,即是「今世」;下一剎那,即是「來生」--但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把握當下剎那」呢?
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此放下對於命運劫數的執着,當下即從輪迴之中解脫。若苦果現前的,立刻製造善因緣以待苦果報受盡得享善美之果報吧!若欠缺孝子賢孫的因緣,立刻趕快去製造因緣吧!
文中焦公之子焦員外生子不肖力行仁善,二十年後以善行功德而感得多嗣且貴的際遇......所謂天人感通,天心公平;賞善罰惡,也是絲毫無差。
焦公
焦公東京人,三世乏嫡嗣,遂爲商旅,遍訪至人,問其因果,遇一老僧曰,無子之故有三,一祖宗無德,自身無行,二夫妻年命,恐犯禁忌,三精神不守,妻妾血寒,焦曰德行年命,皆可受持,血寒有何法治之?僧曰不難,但先積德累功,後養其身,三年後至五台山,當授異方,焦自此時時行方便,種種作陰功、施恩布德有三年,復往五台訪僧不遇,忽見行童,手持一卷,言曰老師傳語大夫,功成行滿,囘家合藥,至誠服之,必有富貴子孫,隨念降生,後果生焦員外,員外生子又不肖,自恨何損德若此,亦往五台,乃見行童、曰老師傳語,何必來問,但依汝父所行,則愚者自賢,貧者自富矣,員外曰、貧者得富自是命也,愚者,性之本然,豈能反賢乎,行童曰,昔竇氏五子,初生皆不全形,後便行恩布德,悉皆安愈,且盡登第,彰彰不爽也,員外謝歸,信行其語,二十年後,多嗣且貴焉,今人皆知竇氏五子,相繼顯榮,豈知有生之初,皆患病廢,始以積德累功而安全,後以功德而際遇乎,天人感通之易如此,故特詳記於此,以爲積德累功之券,願有志者,堅心勿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