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首席記者 陳洋洋 記者 張一帆 濟南報導

在手術室里一忙就是十幾個小時,有時一天僅睡兩個小時……在中國各大醫院的手術室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職業——體外循環灌注師。

如果說,體外循環是心臟病等多種重病患者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體外循環灌注師則是掌握他們「命脈」開關的人。

他們熟練操作機器,把人體的血液和呼吸循環轉移到體外的高科技精密機器中,為患者搶來最後生機。

對公眾而言,體外循環灌注師是一個陌生的職業,但事實上,他們是心臟手術中掌控著患者生機的幕後英雄。

體外循環灌注師是多項生死攸關大手術中的幕後英雄

手術中的幕後英雄

2023年9月8日下午4點20分,在山東省立第三醫院,37歲的王海在手術台上沉沉地睡了過去。

這位身高180cm以上,看起來壯實的中年人,即將迎來人生最大的生死考驗。

王海患的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極為兇險的心血管疾病,被稱為臨床上最為兇險的危急症之一,又被稱為「災難性危急重症」。患者會突發劇烈疼痛,身體出現如同刀割、撕裂般的痛苦,48小時死亡率超過一半,2周內達到75%。

手術醫生、麻醉醫生、護士……十幾個人的手術團隊已早早就位;而在手術台旁,還有一個人正圍著一台精密的機器忙碌。這個人就是該院的體外循環灌注師張守本。

一台體外循環心臟手術需要心外科醫生、麻醉醫生、體外循環灌注師以及手術室護士共同合作完成

「咱們人類的心臟以6千米/小時的血流速度,每分鐘向主動脈內噴射血液60-100次。主動脈內壁一旦撕裂,血液進入血管壁的內外層之間,就會造成夾層。」張守本說,這種情況下,有時患者一次咳嗽、一個噴嚏都有可能導致血管徹底破裂,使患者驟然死亡。在主動脈夾層的救治中,時間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萬分珍貴。

生死一線間,手術是最大的生機。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是一項對技術要求很高的複雜手術。在手術台上,心臟像一架「發動機」,如果一直不斷跳動、血液持續流動,技術再高超的心外科醫生也無法順利進行手術。

這次的手術就離不開體外循環灌注師的守護。

「體外循環灌注師的工作就像一個守護者,我們在手術中操作體外循環機,讓患者的心臟在術中暫停跳動,同時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人工心肺機實現體外循環,為外科醫生創造絕佳的手術環境,一起為患者贏得最後的生機。」張守本告訴記者,手術後,他會再用機器幫助患者心臟恢復跳動,「這個過程就像維修工人換水管,首先要先把水管里的水停掉。」

一台體外循環心臟手術需要心外科醫生、麻醉醫生、體外循環灌注師以及手術室護士共同合作完成。麻醉醫生為患者進行了麻醉,手術醫生緊急開胸,給患者插管,建立體外循環。

體外循環開始後,張守本慢慢把王海的體溫降到28℃甚至更低,並給心臟灌注停跳液,讓這顆37年日夜不休跳動的心臟暫時休息。

下午5點,體外循環機的檢測屏幕上顯示,王海的心電圖慢慢地變成了一條直線。經過機器調整,王海的血壓和血平面維持在了一個穩定的狀態。

此時,手術台上的醫生可以安心地做手術了,而張守本則要時刻守著體外循環機,遇到緊急情況隨時行動。「這種感覺就像患者把命交到你手裡了,他的心臟伴隨著你的操作而停跳,手術後,再經過你的手重新跳動,你才完成自己的使命。」張守本感慨。

在醫療圈,有一種說法,醫生是手術台前的衝鋒英雄,而體外循環灌注師則是負責默默保駕護航的幕後英雄。張守本就是其中一員。

凌晨0點20分,手術終於完成。張守本「喚醒」了患者短暫沉睡的心臟,當這顆心臟再次撲通撲通跳起,他終於鬆了一口氣,關掉體外循環機,完成了這次的工作。整個醫療團隊通過不懈努力,把患者從生死一線拉了回來。

全程8個小時,張守本已經累壞了,從8日下午4點20分開始,他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一直忙到手術結束。

「寂靜的凌晨,當患者心跳重新開始的那一刻,是我最欣慰的一刻。」張守本說。

有時一天僅睡2個小時

「快!來了一名急診患者,馬上準備手術了!」10月12日凌晨1點,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張守本顧不上洗臉,起身穿上衣服就往外跑。

深夜的路上,只有他一個人在奔跑。僅用5分鐘,張守本趕到了醫院,換好手術衣,他衝進手術室,為運行體外循環機提前做準備。

這一次手術,只是張守本當體外循環灌注師的無數個日夜的一個縮影。

「我們幹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病人隨時會來,我們隨時就要衝上『戰場』。」張守本說,從家到醫院的那段路,他跑了無數次,每一次他都在心裡想,自己快一步,也許患者就多一點生機。

手術前,張守本提前把手術信息記在一張小卡片上

凌晨4點多,張守本匆匆趕往手術室時,走廊上空無一人

「我們手術很多,一台手術歷時很長,從白天做到深夜是常事。」張守本說,在各大醫院裡,體外循環灌注師是一個很小眾的工種,人數極為稀少,自己當體外循環灌注師以來,24小時隨叫隨到。

無論白天黑夜,他常常奔波在手術室之間,有時候這台手術剛結束,下一台手術的病人已經等著了。這種連軸轉的狀態,成了他工作的常態。

「我有時一天只睡2個小時。」張守本舉例說,有一天要做好幾台手術,做完最後一台已經是凌晨了。他在離手術室最近的休息間抓緊眯了2個小時。天亮後,他又進入了手術室里,開始新一輪「戰鬥」。

張守本回憶,過去的三年,他的各大假期幾乎都在醫院手術室度過,雖然很辛苦,但是也很有意義。

回顧自己十幾年的從業生涯,張守本已經參加了2000多台體外循環手術。僅在近幾年,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做了幾百台心臟大血管手術,絕大多數離不開體外循環灌注師的協助。

「我自己累一點不要緊,只要患者能活下來,就感覺自己做的一切值了。」張守本說。

張守本也見證了相關手術的發展。「如今體外循環應用範圍一步步擴大,現在除了心臟、肝、腎、肺等大血管手術,它還用於腫瘤治療、呼吸衰竭、器官移植、心跳呼吸驟停、中毒等危重症領域,守護患者的生命。」張守本說。

(為保護隱私,文中患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