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19日訊(本報記者 魯紅 通訊員 吳蕾 王卉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光明是生命的嚮往。在充滿挑戰與希望的醫院眼科,每一場眼科手術都是「針尖上的舞蹈」,不容失誤;每一項手術技術都是專業上的攀登,努力向上,不容停歇。從事臨床眼科工作十八年,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征,秉持著對醫學的初心與夢想,用精湛的技術和卓越的服務,為眼病患者祛除病痛、驅散黑暗,使每一位眼疾患者都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

多年來,李征以「努力減少百姓眼疾痛苦」為己任,刻苦鑽研業務,不斷開拓創新,在全省率先開展3D列印技術在眼眶疾病中的應用及眼眶減壓手術,組建甲狀腺相關眼病MDT團隊並實施規範診療,在湘南地區小兒眼病篩查公益之路上不斷奔走,獲得「郴州市最美醫師」「郴州市衛生應急技能標兵」「清廉標兵」等光榮稱號。

安全降低眼壓

開展郴州首例兒童青光眼微創手術

8月初,10歲的患兒樂樂因雙眼眼壓高、視力進行性下降隨父母來院求醫,被診斷為「雙眼先天性青光眼」。這種患兒的眼睛房角結構發育異常而致房水排出障礙,導致眼睛內部壓力增高引起青光眼,當眼內視神經無法承受過高眼壓,就會形成視神經損傷進而導致失明。

相對先天性青光眼的傳統手術,微導管引導的小梁切開術以其更好的療效及安全性,成為大多數專家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微導管輔助的「360°小梁切開術」是在直視下將發光微導管準確插入Schlemm管內,實現360°穿通,然後利用微導管將Schlemm管內壁及小梁網切開。重建房水引流通道,且不留疤痕,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能有效降低患兒眼壓。

該病例是李征和同事們開展的郴州市首例兒童青光眼微創手術「360°小梁切開術」,術後患兒左眼眼壓得到控制、矯正視力達到正常,恢復良好,計劃左眼複查穩定後及時開展右眼手術治療。

眼球回退「變美」

多學科聯合診治甲狀腺眼病

甲狀腺相關眼病是一種器官特異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居成人眼眶病首位,也是成人「突眼」最常見的原因。李征介紹,眼眶和甲狀腺存在共同的自身抗原,一旦啟動免疫反應,可引起眼眶內軟組織炎症浸潤、眼外肌增粗、脂肪增生、淚腺增大等,眼眶容積相對眼球變小了,眼球就外突出了。「此類病人可以通過眼眶減壓手術,促進眼球回退,改善患者面容外觀。」

郴州市一醫院眼科牽頭成立了甲狀腺相關眼病MDT多學科診療團隊,成員包括內分泌科、甲狀腺外科、核醫學科、放療中心、影像科等多位專家,共同為眼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精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50多歲的張女士因雙眼紅腫、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眼瞼退縮、斜視等症狀入院。經李征診斷,張女士所患疾病是甲狀腺相關眼病的極重度期,病情危急。李征立即召集MDT團隊為張女士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先予以激素衝擊治療、控制甲狀腺功能,待甲狀腺功能平穩後,又為其先後實施雙眼眶減壓手術,在眼眶內壁、下壁、外壁開鑿小洞,使得眼眶空間擴大,眼眶壓力減小,眼球及時回退。術後患者雙眼視力提高,堅持甲亢慢病管理,幾個月後再次為其實施了斜視手術,術後患者眼位改善、復視症狀消失,不僅改善了視功能,也解決了面容美觀問題。

3D列印重建眶底

眼眶骨折精準復位有妙招

3歲的小強左眼眶下壁骨折,眼眶手術可操作空間小,孩子骨骼發育未成熟,手術操作難度大。李征及團隊迎難而上,術前訂製3D列印模型並制定詳細手術方案,並決定為患兒植入可吸收眶底板進行眶壁重建。在手術室、麻醉科、ICU等相關科室配合下,團隊成功完成了郴州首例兒童眼眶骨折修復+眶壁重建術,術後患兒左眼眶達到解剖復位,眼球內陷狀況明顯改善。

李征表示,3D列印模型尤其適合眼眶複合性骨折,如有內壁、下壁、多壁或者多發骨折。「眼眶骨質缺損多大,3D列印模型預製植入物,可達到眼眶骨折精準復位,重建眶壁,手術時間明顯縮短,手術安全性大大提高。」

多年來,李征還一直在小兒眼病篩查公益之路上不斷奔走。她與小兒眼科團隊為基層醫院開展適宜技術培訓,利用休息時間走進安仁、桂陽、永興等縣級醫院進行新生兒(早產兒)眼病篩查工作。今年,李征所在科室申報了郴州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診療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將進一步加強郴州市乃至湘南地區新生兒眼底疾病篩查及規範診療能力,加強眼病科普和健康教育,推進湘南區域兒童眼病防治工作,減少兒童眼病致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