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是傳遞情誼的友好使者。

他們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詮釋醫者仁心,踐行大國擔當。

今年是新中國援外醫療工作開展60周年。環球資訊廣播特別策劃《援外日記》,講述中國援外醫療隊的動人故事。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多雲轉晴

我是第16批援厄利垂亞中國醫療隊的針灸科醫生郭昭昭,來自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目前在厄利垂亞阿斯馬拉理療中心開展為期一年的援外醫療工作。

郭昭昭

厄利垂亞位於紅海之濱,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踏上非洲大陸之前,我通過查閱資料,對這個國家的情況大致有了一些了解,但真正到了這裡,缺水、缺電、缺乏設備還是給我們的醫療援助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不過,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針灸作為我國傳統中醫藥的瑰寶,在厄利垂亞非常受歡迎。

目前,在厄利垂亞可以開展針灸治療的醫院有兩個:奧洛特醫院和阿斯馬拉理療中心,兩個醫院針灸科主任都曾在中國進修學習一年以上,熟練地掌握了針灸的常規穴位及針刺方法。比如我所在的阿斯馬拉理療中心,中心主任波漢尼曾經於2007年、2009年兩次前往中國學習針灸,每次時長半年有餘。目前在阿斯馬拉理療中心,每天的針灸患者約為50人,以面癱、頸椎病、腰痛、肩周炎、疑難雜症為主。

郭昭昭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

但是,在非洲進行針灸治療和在國內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由於條件限制,針灸針需要重複使用,導致針尖變鈍,而當地人的皮膚較厚、較鬆弛,進針會更加困難。其次,針灸的精髓在於手法的綜合運用,而由於當地醫生缺乏臨床經驗,實施起來較為困難。

還記得我們最近治療的一位複雜面癱患者,他是一位40歲的男性,睡眠時不慎面部受風,導致右側眼睛閉合不全,鼓腮漏氣,人中溝向左側歪斜。波漢尼主任針灸治療了三個月,恢復仍然較慢。面癱是針灸科的常見病,大部分患者在一個月內就可以完全好轉,治療三個月仍然眼睛閉合不全的患者很少,屬於頑固性面癱。其實,這只是常規針灸效果不好,需要變通針灸穴位及加用手法調節。

郭昭昭為患者治療

因為遲遲治不好,這位患者情緒低落。在我接手對他的治療後,因為考慮到他長期針灸,患病的一側容易造成經絡疲勞,因此改為對患病的患側和健康側進行交替針灸,並且將留針時間由20分鐘改為40分鐘,同時加用四肢穴位。經過近兩周的治療,患者症狀較之前明顯好轉,右眼可以完全閉合了,患者也對治療恢復了信心。

我國援非醫療隊幾乎每一批次都有針灸醫生參加,一方面說明針灸在國外很受歡迎,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讓更多非洲朋友能夠親身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在厄利垂亞僅有的兩名針灸醫生已接近退休,後繼乏人乏術,急需幫他們培養出新一批青年針灸醫生。因此,在開展日常針灸醫療工作的同時,教學也是我們醫療隊的一項重要任務。

今年是我國開展援非醫療60周年及中厄兩國建交30周年,在這特殊的年份里,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為中醫針灸能夠真正留在厄利垂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第16批援厄利垂亞中國醫療隊隊員郭昭昭

編輯|李琳

聯絡|任磊萍 河南台劉佳

簽審|魏郁、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