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的大哥大?一個小小的毛蚶,為何引發A肝病毒傳播?)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聽說過B肝。

但作為肝病的大哥大,A肝卻並不怎麼為人所知,這種由A型肝炎病毒(HAV)引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目前依然在全球各地流行。

A肝也曾在上世紀80年代,在我國也曾有好幾次大規模爆發。

1988年,上海A肝疫情爆發,其中就有30多萬人感染A肝,引發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僅僅只是一種海鮮----毛蚶。

由於當時上海人所吃的毛蚶遭受污染,再加上食用毛蚶又偏愛生食,從而引起了大規模的A肝感染疫情。

(1988年A肝暴發期間的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

為何一個小小的毛蚶,就會A肝病毒傳播?

要知道,A肝病毒是一種微小RNA病毒,這種病毒生命力頑強,耐寒冷、耐熱、耐酸、耐鹼,不過一般情況下,加熱100℃一分鐘,A肝病毒便可以失去活性

而A肝病毒通常以「糞口途徑」為主要傳播途徑,也就是說,感染者糞便污染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都可以引發流行。

毛蚶腮上所吸附的大量細菌和A肝病毒,即便煮沸45分鐘,也不能完全消滅其體內的A肝病毒。

預防A肝,咱們可以從這3點做好

第一,注意飲水衛生

據了解,A肝病毒是容易通過水源傳播的方式來進行傳染的,因此要想有效地預防這種疾病,那麼就要注意飲水的衛生。

平時不直接喝自來水以及隔夜水,要先將自來水燒開,同時及時對水源進行了解,加強對各種水質的消毒,從而更好地對疾病進行預防。

第二,注意飲食衛生

在生活中要加強對各種食材的清潔,新鮮蔬果最好清洗乾淨後才食用。

與此同時,由於A肝病毒在高溫加熱消滅,因此在烹調海鮮、肉製品等必須要將其弄熟,以免增加患病的風險。

第三,A肝患者外出用餐要多加注意

若家人患有A肝,就得需要保證餐具的衛生,避免被未留意時發生污染,因此在吃飯的時候最好分開就餐,或者使用單獨的餐具。

第四,A肝患者做好個人防疫工作

由於A肝主要通過「糞-口」傳播,因此對患者的排泄物的處理更具有意義。

對於患者的排泄物以及嘔吐物要單獨處理,不要亂扔,同時建議常備消毒劑消毒,防止病毒再次污染。

此外,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使用過的個人物品最好不要和他人混在一起。並且還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家屬還要定期對患者接觸到的物品進行消毒。

除了上述這幾種方法之外,患者還要定期到醫院去進行體檢,及時地發現身體內部的不良情況,並且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不僅如此,患者還要適當地加強運動,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使得機體能夠更好地抵禦A肝病毒的侵襲,降低患病的風險。

接種疫苗,是最經濟且最有效的辦法

事實上,對於A肝污染,咱們也不必過於恐慌。

由於A肝急性感染者是最主要的感染源,若病情治癒,污染性目前最長觀察到的是病後30天。

因此,A肝治癒後30天以上的人,才不會傳染到其他人,因此在這30天之內,還需要做好相關預防工作。

不過好在隨著近幾年,公共衛生的改善、食品衛生管理的重視,A肝疫情也大範圍縮減,僅有散發性或者小規模流行。

當然,A肝疫苗的普及,也大大減少其A肝病毒感染,也是傳染性疾病最好的預防方法。

不過再次需要提醒大家,海鮮雖然美味,但進食之前還需要徹底煮熟,避免病從口入。

參考文獻:

【1】俞順章.A型肝炎流行促進了「大衛生」的誕生[J].上海預防醫學,2017,29(01):1-3..

【2】衛生部公布上海A肝疫情累計發病29萬例死亡11例疫情已經控制 江浙採取防範措施A肝沒有形成流行局面[N].人民日報,198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