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慢入的,但冷是突然的,晴不知夏去,一雨方知深秋」。隨著立秋,天氣漸涼,晝夜溫差增大,鼻炎患者也越來越多。

無論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慢性鼻炎,還是變應原所致的過敏性鼻炎最終所引起的都是鼻黏膜及黏膜下血管的炎症反應。發病初期黏膜血管痙攣,局部缺血,腺體分泌減少,此期患者常感到鼻內及鼻咽部乾燥灼熱感,噴嚏。

隨著病情發展,黏膜下血管進入充血期,黏膜水腫,腺體分泌增加,此期患者常表現為鼻塞,流大量清涕,若伴有細菌感染則轉為膿性涕;恢復期,黏膜上皮逐漸恢復正常,各症狀逐漸好轉。

鼻炎有很強的規律性,常在換季時出現,既然如此,我們如何未病先防呢?

鼻炎患者常常體質弱,免疫力低下,故換季時,身體不能適應氣溫的變化,從而誘發。其本質仍然是陽虛。陽氣,即人體正氣,正氣足則免疫力強,則不易患病,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為防止患病,患者除了在平時保持生活規律,不傷陽氣的同時,還需要藉助中藥調理,比如,秋季鼻炎的患者,需在立秋前一個月,服用中藥,調理機體適應氣候變化,如此連續三年,每年服藥一月,鼻炎有望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