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鬆鬆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魚缸內的各種殘渣的類型,以及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消除掉,無外乎就是一個物理過濾、一個竭盡所能的攔截雜質,一個時間和穩定的問題。

在開缸初期,濾材雜質或者因它所帶來的泡沫,是最討厭的。

一旦水質穩定以後,這些現象都會緩慢消除。

之後,需要我們對付的,就是觀賞魚的糞便問題和水質較肥的問題了。

糞便細碎在缸中飄浮,也是很討厭的

大部分觀賞魚的糞便都會逐步沉澱在缸底,這其實是很容易處理的,怕就怕它不沉澱。

不沉澱的糞便,可能是由於觀賞魚消化不良、有輕微的腸炎所致,也可能是魚缸內水流或者供氧量過大所致。

還有可能就是飼養密度和投餵量過大了,這些問題我們要根據具體原因去有針對性地解決。

如果它們不到處漂浮,那就好辦多了,要麼被水泵吸附,要麼沉澱在缸底或者邊角處,造景石之類的邊緣、底下,要麼就在濾棉上了。

只要是濾棉能解決的,我們就不必動手,濾棉解決不了的,適當動動手,抽取一下就可以了。

水肥的問題還是來源於密度大,以及長期不換水

去除掉觀賞魚的糞便,另外還可能會有一些湯水食物,比如說冰凍的魚蝦、豐年蝦、血紅蟲之類的食物,投餵時沒有化凍,這個要看魚缸的大小和投餵量。

如果魚缸水體很大,觀賞魚很皮實,那倒是無所謂的,但是,魚缸小呢?觀賞魚很容易就患病呢?那就得小心為上了,該化凍化凍,不要讓過多的湯水進入魚缸內,這些東西是最容易導致水肥的來源。

觀賞魚的尿液、觀賞魚的打鬥、觀賞魚的各種不適應症,加上食物對水質的污染,雖然缸底好像還是那些糞便,我們抽出來了啥事也沒有,但是,長期不換水的話,剩下來的肉眼不太容易看到的髒東西就會在魚缸內發酵、敗壞水質。

最簡單的現象就是缸壁上動不動就蒙上一層髒東西,然後就會越來越多,水色開始變暗,觀賞魚狀態就不會活躍,甚至蒙眼、紅血絲或者融鰭現象出現。

很多魚友經常會問,為什麼缸壁上動不動就有一層髒東西?

其實就是養多了,餵多了,原因很簡單,再簡單不過了。

如果在解決了殘渣難題以後,如果能夠保持良好的物理過濾,缸壁也很乾淨,那麼定期換水即可。

如果缸底仍有雜質,那就定期抽取一下,缸壁過髒,一定要及時擦拭,再去結合定期換水,這個水質就會非常非常的穩定,我們打理起來就會很簡單。

當然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密度不大、投餵量不大,觀賞魚沒有什麼疾病的前提下。

反覆強調過,觀賞魚在大自然中,是不需要天天換水的,魚缸內的小環境也是如此,過量、頻繁換水,對於任何的觀賞魚都沒有什麼益處,也不利於水質的穩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