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基於7nm ZEN3架構的銳龍處理器上市即以極高的IPC反超競爭對手奪得了單核性能之王的稱號,Intel當然不甘落後,終於在3月30日正式解禁第11代酷睿台式機處理器的性能評測,其中的最高旗艦Intel酷睿i9 11900K更是來勢洶洶要重奪「最佳遊戲處理器」寶座。不過,受限於14nm工藝,Intel酷睿i9 11900K雖然通過升級架構提升了單核性能,但也不得不從上代的10核心縮減為了8核心。那麼,既然同為8核心,它和AMD銳龍7 5800X相比到底誰更值得選擇呢?相信這也是玩家十分關心的問題。

比規格:後來者並沒居上,14nm工藝拖了後腿


採用7nm ZEN3架構的AMD銳龍7 5800X依然是當下頂級8核消費級處理器


先來看看兩者規格方面的差異。Intel酷睿i9 11900K依然採用了14nm工藝,但是由於採用了規模更大的Cypress Cove架構,即便它從上代的10核心縮減為了8核心,DIE的面積依然有所增加,而這就意味著功耗方面的問題不容樂觀。雖說Intel為它標註了125 W的TDP,但實際上這只是保守的默認狀態(其實在不支持超頻的B560主板上,它的滿載功耗也會超過140 W),在開啟多核心增強和ABT技術後,它的滿載功耗可以輕鬆超過270 W,玩家要壓制住這頭怪獸就需要購買更加昂貴的水冷散熱器——而360水冷其實只是個入門標準。AMD銳龍7 5800X方面則輕鬆得多,由於採用了7nm先進工藝,它的默認滿載功耗可以很標準地控制在105 W水平,即便是一般超頻,也不過140 W出頭,而且還可以適當降低核心電壓以降低功耗,搭配一款主流240水冷或者200元級風冷足矣。

當然,Intel酷睿i9 11900K在規格上也確實帶來了一些進步,比如加入了對PCIe 4.0的支持、內置了20條PCIe 4.0通道,默認內存頻率提升到了3200 MHz且提供了內存二分頻模式,只不過這些都是AMD銳龍7 5800X早就能提供的東西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Intel 500系主板(主板晶片沒有提供PCIe 4.0通道)所提供的處理器直出的第一條PCIe 4.0 M.2插座只有在搭配第11代酷睿處理器的時候才能使用,這一點就不如AMD平台方便和人性化了(AMD的X570主板晶片是提供了PCIe 4.0通道的)。

最後就是大家很關心的價格問題。AMD銳龍7 5800X國行價格3199元,活動價可以做到3099元或更低,就算搭配700元級的B550主板也很香。而Intel酷睿i9 11900K國行首發價高達4699元,而且由於缺貨已經炒到了6000元以上,配套的Z590主板最低也要1100元以上,這個價格相信已經和性價比沒什麼關係,只能用信仰充值來解釋了。

總而言之,從規格來看,採用7nm工藝的AMD銳龍7 5800X似乎並沒有從來勢洶洶的Intel酷睿i9 11900K那裡感受到什麼壓力,接下來就看看實際測試PK的情況吧。

比性能:AMD銳龍7 5800X綜合表現更優秀


首先是生產力性能對比。Intel酷睿i9 11900K依靠IPC大增的Cypress Cove架構和5.3 GHz的單核頻率終於在WebXPRT網頁瀏覽性能測試中獲得了1%的微弱優勢。但是,AMD銳龍7 5800X在餘下所有吃多線程性能的3D渲染輸出與視頻、圖片處理軟體測試中都大幅完勝Intel酷睿i9 11900K,其中POV-RAY、Blender和Photoshop項目的優勢甚至超過了15%,生產力性能堪稱高出Intel酷睿i9 11900K一個檔次,32MB的超大三級緩存當然功不可沒。


其次是遊戲性能測試。ZEN3上市時就依靠極高的IPC在電競網遊中提供了非常誇張的幀率,而11代酷睿的IPC也宣稱大幅提升,那在電競網遊中是否扳回一局呢?答案是否定的。從《CS:GO》、《魔獸世界:暗影國度》、《英雄聯盟》三款熱門網遊的測試來看,AMD銳龍7 5800X相對Intel酷睿i9 11900K的優勢分別為11.5%、19%和43%,看來Cypress Cove架構也沒能讓11代酷睿在電競網遊中翻身,和ZEN3的差距依然巨大。終於,在更側重顯卡性能的3A大作方面,Intel酷睿i9 11900K終於能夠和AMD銳龍7 5800X打個互有勝負了,只不過幀率差別只有個位數而已,幾乎可以理解為正常誤差。綜合來看,Intel酷睿i9 11900K要重奪「最佳遊戲處理器」的寶座似乎有點難,面對AMD銳龍7 5800X都力不從心,更不用提挑戰更強的AMD銳龍9 5900X了。

總結:AMD銳龍7 5800X內心毫無波瀾,穩坐8核性能王座


從前面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到,AMD銳龍7 5800X無論是在生產力性能還是綜合遊戲性能方面,都相對Intel酷睿i9 11900K有很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吃處理器性能的電競網遊方面,優勢最高可達43%,這幾乎都稱得上是降維打擊了,可以說是完全無懼Intel酷睿i9 11900K的挑戰。那麼裝機的整體性價比方面又是什麼情況呢?前面我們已經說了,Intel酷睿i9 11900K的價格高達4699元,就算選擇當下最便宜的Z590主板,板U總價也達到了5898元,而且由於完全釋放性能功耗高達270 W,搭配360水冷也是必須的,散熱器的投入也變得更高。總價算下來,Intel酷睿i9 11900K整機售價16492元,而AMD銳龍7 5800X這套配置就算把內存和硬碟的容量都翻了倍,總價也只有15972元,相比Intel整機節約了520元,玩家完全可以利用這筆錢入手一個更好的鍵盤或者滑鼠,又或者是將電源功率升級一個檔次,從而獲得更好的體驗與升級空間。總而言之,從綜合性能來看AMD銳龍7 5800X相比Intel酷睿i9 11900K更強,尤其是在電競網遊方面堪稱降維打擊,而裝機成本方面也擁有絕對的性價比優勢,同預算配置可以做到更高,綜合體驗當然也更好。那麼,分析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知道該怎麼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