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之前,提起一加手機,很多不關心科技數碼產品的人可能都覺得陌生,2021年3月開始,一加大手筆的廣告鋪天蓋地,又天價簽下胡歌和周迅代言,大有「出圈」之勢。一加9系列更是玩命堆料,力爭要拿下國產機皇第一,可就在大家都以為一加這次衝擊高端有戲的時候,意想不到的「攔路虎」突然降臨,本來穩操勝券的一加「稱霸」之路,陡生變數……



01,「出圈」之戰,慘遭小米截胡!



創立於2013年12月17日的一加科技,自2014年發布首款手機作品一加1開始,距今已過去了六七年光景,在海外算是有一定知名度,但其在國內影響力廖廖,市場份額也一直都處在other之列,相比華為OPPO vivo和小米,其本可以算排不上桌面,一直以來,一加的身上更多是「小眾」與「極客」的標籤,甚至可以說2021年之前,提及一加手機,很多普通用戶的第一反應是「不知道、沒聽過」。



過去的2020年,一加一直穩居other陣列,與前五絕緣



2021年1月國內手機銷售排行榜,一加位列第十


而這一現狀,伴隨2021年一加全球化策略的轉變,以及鋪天蓋地的營銷投放後有了明顯的改變,各大機場黃金展示位都是胡歌和周迅的代言廣告,各大社交APP開屏都被一加手機霸占,各大領域的頭部KOL都獲得了一加的投放,一加甚至還把《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和周迅請到了一加9系列發布會的現場……




這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加迫切想出圈的慾望,以及發力中國市場的決心。


當然,產品力不行,花再多錢,請再多明星代言也難出圈,一加9系列這次幾乎是按照安卓旗艦的天花板來打造的,尤其一加9 Pro,各項硬體配置規格直接拉滿,而且難得的是加料不加價,頂配維持去年一加8 Pro的5999不變,所以發布會一經公布,就直接刷爆了科技圈。


可誰能想到,一加近乎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還花了自成立以來最大手筆的營銷預算,在預期拉滿的同時,又恰逢初春換機潮,可就在一加9系列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際,不想突然殺入一個強悍外敵。




3月24日,一加9系列新品發布會當日,小米官宣年度機皇小米11 Pro&Ultra將震撼來襲,這突如其來的截胡,使本就電光火石國產手機江湖,硝煙四起,大戰一觸即發,無數網友驚嘆,一加「穩了」的開年大戲,可能「懸了」



02,後華為機海,誰主沉浮?



小米大有來者不善之意,不僅預熱搶在一加發布會當日,連發布會都開在一加9系列新品首銷前一天,這撲鼻的火藥味,早已穿透螢幕,牽動著科技數碼圈億萬粉絲的心。也引出了兩大疑問:


年度「影像機皇」一加,為何會懼怕小米的「截胡」?


按照一加CEO劉作虎對一加9 Pro的定位,它就是當今旗艦天花板,代表了安卓綜合實力的最高水平,但事實上呢?一加 9 Pro真能穩坐安卓機皇之位嗎?




我們簡單分析下一加和小米年度機皇之作的產品力差異。


一加9系列主打賣點之一為相機,其中獨家億元定製了索尼IMX789傳感器,還用上了良率極低成本極高的自由曲面鏡頭以控制超廣角的畸變,並且有獨家的哈蘇自然色彩系統,主攝和超廣角堪稱夢幻組合,長焦較為普通,不支持50X或100X的超遠距拍攝。此外還有一顆200萬的黑白鏡頭(有湊數之嫌)


小米11 Ultra的相機,相比一加,雖然沒有哈蘇聯名的加持,但主攝採用了更大底的CMOS(圖像傳感器),雷軍更宣稱與三星2億元定製,並且採用了目前罕見的8P鏡片,光學素質上還要壓一加一頭,超廣角遜色一加,但也不湊數,搭載了潛望長焦模組使得長焦輕鬆吊打一加,綜合下來,在主攝超廣和長焦三個焦段,小米反而更像綜合全能的影像之王。


這也是為何小米11 Ultra配置一公布,就收穫一票掌聲的原因,也因此,小米這一波,讓一加的影像機皇稱號,多少有些立不住腳。


當然,一加的色彩表現比小米優化得更到位以及擁有更好的超廣成像素質,是值得稱讚的,但作為一款真正的影像機皇,必須全焦段無短板,無論哪個維度看,一加這次長焦的「拉垮」,都嚴重影響了影像機皇的說服力。


螢幕是一加這次的主打賣點之二,一加9 Pro首次搭載LTPO螢幕技術材料,支持動態刷新率,通俗地講能讓螢幕觀看更流暢的同時還更省電,這一點上,小米11 Ultra僅支持靜態刷新率,體驗差異還是存在的,不過,小米的螢幕也是從三星定製的頂級屏,基礎的色准與解析度和峰值亮度等指標,在普通用戶的使用場景來看,也難感知出明顯差異。


也就是說,可能一加這次的定製螢幕BOM造價更貴,但實際能帶來的提升可能並不足以強到能讓普通消費者一眼感知。那麼,螢幕這塊,也就難拉開差距,小米算好,一加更好而已。


設計上一加占優,但相比去年的8系列,今年一加9系列更像是求穩,驚艷感是不如上代產品的,厚重的小米呢,顏值與手感均不如一加,但是,辨識度卻是高於一加的,這一塊,一加勝,但設計之於功能對用戶換機的需求,還是稍遜色了些。


至於品牌知名度與線下渠道網絡,這一塊,小米完勝,除此,小米還擁有更大的電池與更快的快充,如果一加的影像機皇成立,那小米似乎更當之無愧?


消費者會用腳投票,我們還是來看一組首銷數據對比吧。




一加9系列創造了10秒破3億,5分鐘破5億的記錄,也是一加有史以來最好的首銷成績,小米更加恐怖,首銷當日,全渠道1分鐘突破12億元的銷售額。所以,其實如果不是小米 11 Ultra卡在一加9系列的開賣節點發布,如果不是雷軍這次也玩命堆料,一加9系列理應拿下更好的成績。


可現在,被半路殺出的「程咬金」強勢截胡,求劉作虎心理陰影面積,買了小米的用戶,自然不會再去買一加,買了一加的,大多數也不會再去買小米,等於無形中流失了潛在客戶,這就是當下手機江湖零和遊戲的殘酷。


其實說到底,也怪不得小米,只怪一加過早地吹了牛皮。



國產手機江湖「機皇」統一戰怎麼就變成了跟華為無關?



這些廠商之間打得火熱,怎麼反而老大哥華為成了局外人?華為是全球市場中,唯一有實力跟蘋果三星正面對轟,角逐高端市場的品牌,可是斷芯危機以來,華為手機持續低迷,甚至到了無芯可用無貨可出的關頭。華為也從昔日的全球第二,中國第一,一下子掉到了當下全球第六,中國第四的位置,老大哥華為如今在發力鴻蒙和雲,手機江湖短期內只能揮淚闊別了。




也就是說,倘若華為未出事,壓根輪不到一加和小米在這稱王稱霸,只是華為的「跌倒」,給了這些國產品牌崛起的希望,於是它們奮力拚搏,都想爭搶華為無奈吐出來的市場份額。


於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一加和小米的正面交鋒,僅僅是開年第一場話語權之爭,接下來,OPPO、vivo還有榮耀都將為國產高端新話事人而爭得「頭破血流」,到這一步,不好說,是華為的犧牲成就了友商的榮光,畢竟各憑本事吃飯,但可以想像的是,如果華為未遭遇打壓,今天的國產手機江湖,將是另一番結局。


但千萬別以為,暫時取得聲量與市場份額的小米就穩了,高端從來不易,包括一加在內,要吃下國內的高端市場,面前還有無數難關!


最新消息,一加官宣了和奧特曼的合作,並且新機一加9R將於4月15日發布,而據泄露的配置信息看,此次的9R採用的處理器是次一級的驍龍870,並非一加和小米機皇爭霸戰標配的高端處理器驍龍888,預示著,「只做旗艦」的一加妥協了,中端機也開始接連推出。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意味著,一加在高端市場搏殺的吃力與後勁不足。



03,一加與高端的距離!



真正的高端,不僅在於價格與產品力,更在於品牌力,拋去蘋果三星,華為的品牌認可度與信賴度對於小米一加,可以說是碾壓級的存在,而華為塑造這來之不易的美譽度,可不僅僅是靠砸營銷與品牌包裝。


華為真正的利器在於其甩國內友商一條街的研發實力與持續產出的智慧成果,我打一個比方,小米也好,一加也罷,它們的發布會更像是三星的螢幕推介會,索尼的傳感器展銷會,高通的處理器宣講會,安卓的系統裝修會……唯有華為的發布會,是自己硬核技術實力的展博會。




這一環節,目前一加還差得遠,小米同樣沒摸到華為的邊,希望這些國產品牌,不要僅從代言人和聯合策略上學華為,也從底層技術的研發與核心專利的儲備上,向華為多看齊,等到有一天,一加發布會的PPT,自己獨家的技術能占滿50%。再說稱霸高端不遲。


在華為飲恨退場後的國產手機江湖,在終局戰打響之前,最能笑到最後?拭目以待!


原創不易,你的支持是對我們的萬分鼓勵。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原創文章,記得閱讀完以後點讚轉發哦。堅持是一種態度,加油,奧利給!


參考資料:

一加和小米官方公開數據,部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