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 購機推薦



以上推薦是基於我們的評測數據,並結合主觀體驗進行,不同機型會有不同的配置側重點,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進行選擇。




【1500檔】



現在各大手機廠家都在發力旗艦機,千元機已經沒有當年那種激烈競爭的狀態,而目前千元價位的機型也存在比較明顯體驗斷檔,比如1000以內,可能很多都無法滿足大家對於一些遊戲的流暢需求,而到了1500檔,整體配置就會有一個明顯提升,產品亮點也更多,3月份,1500當機型推薦沒變化,還是2款。



Realme Q2Pro



優點:

① 三星Amoled,同價位螢幕素質優秀,對比千元檔的入門LCD優勢明顯;

② 機身較輕,整體的外觀設計也還不錯,有屏下指紋;

③ 65W快充是核心競爭優勢,同價位快充Top1;


缺點:

① 入門機型,下巴略大;

② 發哥平台,拍照效果就不要有啥期待了;






Redmi10x




優點:

① 三星Amoled,同價位螢幕素質優秀,對比千元檔的入門LCD優勢明顯;

② 天璣820性能在1500檔以內稱霸,更高的性能,可以有更持久的流暢表現;


缺點:

① 水滴屏,略顯過時,下巴略大;

② 入門機型+發哥平台,拍照效果就不要有啥期待了;



可能有網友會問,為啥1500檔機型不推薦一些高刷機型呢?從我們之前的評測結果來看,1500檔的高刷機型,目前基本都是LCD屏,而且是低端的LCD屏,無論螢幕的基本素質,高刷拖影,高刷流暢度都很難完全兼顧,所以這個檔位的高刷,並不建議作為核心需求考量。






【2000-3000檔】



2500檔機型,相比1500檔來說,整體的性能配置會好上一個級別,能夠有比較好的高刷體驗,並且其他各個部件的功能也會比1500檔有明顯增強,比如雙揚聲器、好的Z軸馬達、支持全功能NFC這些,這裡主要推薦3款。



Redmi K40



優點:

① 120Hz E4 Amoled,超小螢幕挖孔,這個價位螢幕表現出色;

② 驍龍870處理器,性能調教穩定,遊戲體驗要比K40Pro上的888更加出色;

③ 雙揚、全功能NFC、紅外、X軸線性馬達,外圍功能豐富;



缺點:

① 空氣成分較高,搶購難度略高;

② 塑料中框,質感稍差些;






IQOO Neo5



優點:

① 驍龍870處理器,性能調教穩定,遊戲體驗不錯;

② IMX598+OIS,配合藍廠成熟的調教和算法下方,主攝拍照在2500檔有絕對優勢;

③ 66w快充速度比常規30w提升明顯;


缺點:

① OriginOS整體的使用體驗依然弱些;

② 塑料中框質感稍差些;






【3000-4000檔】



3500檔左右的機型,已經開始涉及到各家的次旗艦產品,這一檔機型,無論是外觀質感,還是整體的硬體配置,都會有更加水桶的表現。


一加8T



優點:

① 120Hz柔性 E3 柔性 OLED 直屏,整體素質好於E3硬屏;

② 祖傳IMX586+OIS方案,拍照體驗和成像素質還不錯;

③ 輕薄機身,長時間使用不容易累手,比一加9更香;

④ 65w快充很大程度上改善快充體驗;


缺點:

① 目前預裝的還是氫OS,ColorOS需要等後續推送才能解決系統短板;

② 沒有無線充電




小米11



優點:

① 頂級2K 120Hz E4 Amoled,螢幕在這個價位是足夠長的長版;

② 相對輕薄的機身,長時間使用不容易累手;

③ 4600mAh電池,55w滿血有線+50w無線充電,快充體驗無短板;

④ 哈曼卡頓雙揚、X軸馬達、紅外、全功能NFC,外圍功能接口豐富;



缺點:

① 玩高負載遊戲發熱較大;

② 四曲面導致正面R角有點丑,後蓋造型還不如友商K40(推薦白色/紫色素皮);








【4000-5000檔】



OPPO FindX3(不是X3Pro)




優點:

① 頂級2K 120Hz E4 Amoled,LTPO在網頁/電子書場景更省電;

② 相對輕薄的機身,長時間使用不容易累手;

③ 滿血65w充電,30w無線補足上一代最大遺憾;

④ IMX766+自由曲面,雙主攝拍照表現在4000檔表現出色;

⑤ 渠道可以降低400-500元入手(渠道價競爭力挺強);



缺點:

① 作為頂級旗艦,相機排列太像iPhone,後蓋不好看(推薦黑色);

② 入門級Z軸,振感表現拉胯;

③ 指紋位置太靠下,日常解鎖不是很順手;






11Ultra、一加9Pro、Realme GT Neo視頻正在製作中,4月份我們會基於我們的評測體驗,更新今年上半年的旗艦機使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