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材,大作用。

這句話非常適合」晶片「,小小的一片被稱為「技術之魂」!

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各種高科技都離不開一塊高性能的晶片,它是一個機器的大腦,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中流砥柱。

但這小小的晶片在去年卻也爆發了危機。


最近關於晶片短缺的新聞再次出現,並頻頻登上熱搜,還涵蓋了pc、手機、汽車、家電等多個領域。


據報導顯示,晶片短缺從去年開始,導致多家汽車製造商減產,甚至停產。

去年12月,一汽大眾、福特、本田等汽車巨頭相繼因晶片短缺而停產或減產,引發了行業緊張情緒。

2021年3月26日,蔚來汽車發布公告,因晶片短缺,工廠被迫停產5天。


不止汽車行業,家電、手機行業也受到波及,只要是需要用到晶片的行業,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

3月30號,雷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目前不僅是手機晶片缺貨,全球無論什麼晶片都缺貨,這個缺貨可能會持續兩年。


三星暫停Note系列手機生產;蘋果砍掉iPhone12mini的產能……

消費者可能會感受到的是電子產品越來越難買,而且價格越來越高。

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在個人微博感慨,「今年晶片缺貨,不是缺,而是極缺」。


2021年一半未過,半導體領域就傳來了這一系列不利消息,這場全球範圍內的「缺芯」潮不知何時過去。

從目前情況來看,或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晶片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但為什麼會造成缺」芯「呢?

一、疫情影響

全球疫情大爆發,對人們生產生活方式造成巨大衝擊。由於活動範圍大幅受限,導致從去年開始居家辦公、上網課的人越來越多,從而促使電子產品的銷量大增,電子產品晶片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態,晶片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很多晶片生產廠商們並沒有預知未來的超能力,再者他們低估了這場疫情所持續的時間。因此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應對市場發生的巨變,晶片製造也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迎合市場的需求。

二、擋不住的」天災「

2月初,美國的一場暴雪,讓晶片產能更加雪上加霜。天災的到來更是加劇了困境。近日,受日本 7.3 級強震、美國得州寒潮等自然災害影響,晶片產能進一步受創,讓本就緊缺的晶片供應局面難上更難。

三、5G元年大」爆發「

2021年,5G爆發的元年。中國天眼全球開放、5G基站逐漸普及、人工智慧…隨著對5G的需求提升,這對晶片也有了較大影響,需要數量更多更高端的晶片帶動5G的運行。

另外,加上驟然回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批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想要乘上「造車」的快風,晶片就是其中的關鍵。相比傳統燃油車每輛車不足百枚的晶片使用量,汽車智能化、網聯化以後,新能源車對晶片的需求在每輛車千枚以上

造成缺」芯「原因有很多,但不論是什麼原因,解決困境,逆風而生才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或許此次危機也是一個挑戰,很多在嘗試並想要大力發展半導體的國家可以藉此來推動自己國家的晶片發展之路。

晶片是信息產業的關鍵部件,也是我國科技發展的短板,目前關於晶片的專利技術也在不斷研發和提高中。

據科創板上市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排行榜顯示,中芯國際以5272件的全球發明專利總量,位居第一,專利數量超過第二名的2倍,技術優勢相當明顯。在晶片國產化的浪潮下,中國「芯」迎頭趕上,不斷打破國外壟斷的局面,實現彎道超車。


(數據來源於知識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隨著新興產業的到來,我國產業鏈也在不斷延伸拓展,尤其是智能化、電動化、自動化產業的蓬勃興起,晶片的用量也越來越高,對晶片的需求會越來越大。


晶片的開發研製,不僅是一輪新的變革,也是技術水平和供應鏈的較量。

對於中國的半導體領域來說,這很可能是一個難得的加速國產替代的良機,把握住機遇雖短時間不能實現彎道超車,但至少可以大幅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減少對國外廠商的依賴性,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將這塊短板提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