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寶寶在小區玩耍,期間遇到一位奶奶也帶著自己的孫子在旁邊玩,由於我家寶寶早上沒吃多少東西,所以出門的時候,我便隨身帶了點零食,以便他餓的時候給他餵一點。

果然,玩了一會以後,我家寶寶就說肚子有點餓了,於是我把身上的零食拿出來給他,在之後我瞥見那位由奶奶帶著的孩子正直勾勾得看著我家寶寶手裡的零食。

當我準備給那個孩子也拿點零食吃的時候,他的奶奶卻說:“我們家從來沒有給孩子吃過零食,吃零食不好。”說著便硬拉著她家孩子走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那些從來都不給孩子吃一點零食的家長,不讓孩子吃零食確實也有很多好處,比如孩子更愛吃飯了,身體更加壯實了等等,但看到那些從來沒吃過零食的孩子瞧見零食的渴望,又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一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真的好嗎?

01,一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究竟是好還是壞?

對於孩子來說,零食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一旦讓孩子接觸到零食,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另外,有些家長也認為零食並沒有什麼營養,還會影響寶寶正常的飲食,於是便一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

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讓孩子變得好好吃飯、不挑食了,但限制孩子吃零食,其實也會引發一些不好的結局。

  • ①、報復性吃零食

生活中我們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會渴望,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家長一點零食都不讓孩子吃,很可能會引起孩子報復性的吃零食。

記得以前認識的一個朋友,她從小就不被媽媽允許吃零食,上學時她看到別的孩子吃零食都會特別羨慕,一次她拿著奶奶給的零花錢偷偷去商店買了一大堆零食,然後找到一個離家遠的地方,全部吃完了。甚至之後還有很多次偷偷在被窩裡吃零食。就算她現在已經工作了,也會買很多零食放在家裡。

從不被允許吃零食的孩子,會存在一種心理匱乏感,並一直伴隨著他,驅使他長大後不停得買零食來補償自己。

  • ②、不快樂

有研究發現:

吃零食的孩子會更加快樂,包容度更高。而越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越不快樂,包容度也越低。

不僅如此,當看到別的孩子都可以吃零食而自己卻不被允許吃零食的時候,孩子還會對父母產生一種怨恨的心理,讓家長感覺怎麼都跟孩子親近不起來。

有一個朋友從小被父母管的嚴,什麼零食都不讓吃,有一次看到別人吃零食,他甚至都有一種想上去搶的衝動,那種感覺到他長大了都還記得。他說他想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不給他吃零食,童年的這份缺失,讓他一直都很排斥父母。

02,孩子是需要零食的

可能有一些父母會覺得孩子每天吃好一日三餐就行了,根本不需要零食。其實不管從味覺還是心理,孩子都是需要零食的。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歲以後的孩子除了一日三餐,如果孩子中途需要也可再增加1~2次零食,給孩子持續能量的供應。

由於孩子胃容量小,運動量大,如果只靠一日三餐,營養攝入肯定是不夠生長發育的,因此孩子是需要一些小零食來補充身體能量的。

當然,每次給孩子吃零食家長也要注意適量,否則就好影響正餐的攝入。

03,零食≠垃圾食品

一提到零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那是不健康的,是垃圾食品,會影響孩子發育和長高。其實零食的種類有很多,它並不全都是垃圾食品。

所謂零食本身就是在兩次正餐中間吃的少量食物,而由於商家推出的很多產品都是迎合孩子的口味(某些成分添加過量了),以及家長沒有掌控好每次給孩子吃零食的時間,因此才會混淆了我們對於零食的概念。

零食不全是垃圾食品,只要家長選對,零食也可以是健康的,有益於身體發育的。

04,正確的讓孩子吃零食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零食,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正確的引導孩子吃零食。

✔ 選對零食:零食作為正常三餐的補充,家長可以盡量給孩子挑選一些有營養的零食,比如牛奶、麵包、水果等等。

✔掌控好吃零食的時間:為了不影響正餐的攝入,家長一定要掌控好每次給孩子吃零食的時間,也就是吃零食的時間不要離正餐太近。

✔把握好量:每次給孩子吃零食,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量,太少達不到補充的目的,太多又會影響孩子正餐的攝入。

@學而時習之育兒寄語

愛吃零食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嚴格禁止反而會產生不好的後果。其實各種各樣的零食也豐富了孩子的飲食生活,孩子是可以吃零食的,當然,吃所謂的零食,關鍵也在於科學的選擇零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