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日本“岐阜聖徳學園大學附屬幼稚園の一日”的視頻,我們一起看看日本小朋友上幼兒園都幹些什麼吧。

這個視頻記錄了小朋友從進園開始的一天是如何度過滴~

先介紹下視頻裡的岐阜聖徳學園大學附屬幼稚園。

岐阜在日本中部,離櫻桃小丸子的故鄉靜岡不遠。

岐阜聖徳學園是一個教育集團,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

岐阜聖徳學園附屬幼兒園宣揚的理念就有“元氣”“友達”“開心”

幼兒園的一天也是從元氣的問早安開始的。

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可愛們早上8:30穿著統一的制服乘坐校車入院。

大小孩、小小孩的標配都是“制服+帽子+書包+手提袋+水壺”,好沉重的樣子,每個孩子都是肩上背著手上提著臉上掛著笑容。

入園後自己換鞋子、換衣服把書包、袋子放到每個人指定的位置,衣服、水壺都要整整齊齊的掛好。

大孩子主動幫助小孩子

孩子們自己放置物品,老師只是在旁邊觀察,並沒有上手幫忙哦!

小朋友們都要換下正式的制服,穿上運動服裝。

日本小朋友們有好幾套校服,在不同的時候和場合穿,看下面這張圖片:

有正式的制服和遊玩的運動服裝。

入園換好運動服裝後就是自由活動時間啦。

小朋友們的運動能力都很強呢!單手吊桿行走,快要6歲的曉曉是不行的~

自由活動時間真的是“自由”呢!

幹什麼的都有,像猴子一樣攀爬、吊桿的,騎自行車的、抓蟲子的、收集花骨朵的、玩沙的、抱小兔子的、玩滑滑梯的、轉呼啦圈的……

遊玩結束,大家把玩具器材都要整理收拾好,哪拿的放回哪裡去。

接下來是班級活動,幹的全是農活。

大班的是給種植的番茄澆水:

中班的是找鬱金香球莖:

小班的是收穫豆角:

室外的班級活動結束,就是室內的班級活動啦,畫畫、做手工:

玩了一上午,午餐時間終於到啦,大家都要穿上罩衣。

大孩子給小孩子發放午餐:

吃飯前先唱歌:

每個小朋友都吃得乾乾淨淨,一點兒不剩:

吃完了又是一起整理、打掃:

個子小小的,幹起活來很賣力!

午餐後又是自由玩耍時間:

用廢舊紙盒自製的圍牆

到放學時間啦,換制服、整理書包物品啦:

聽老師講個繪本故事就要回家啦:

2點過就放學了,和上學時候一樣,大手牽小手。

正常放學以後,也可以延長時間保育,為不能接孩子的家長提供便利。

在延長保育時間裡,小朋友也基本上自己玩,還會分享一些零食。

就這樣,日本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一天就結束咯!

看了這個視頻,我感覺這一天過得好快啊!

在學校裡,好像老師什麼都沒教啊!

感覺都是孩子們自己在玩、在幹活嘛!

這幼兒園上得可真是自由、開心啊!

回過頭來一想,快要6歲的曉曉,能單手吊桿行走、能種植蔬菜、抓蟲子,主動幫助小小孩穿鞋子繫鞋帶掛包包嗎?能玩過玩具以後收拾整理得井井有條嗎?在家好像從沒掃過地擦過地吧?在幼兒園好像飯後都是生活老師打掃衛生的吧?

腦子裡一堆一堆的疑問,和視頻裡的孩子一比,真的是運動能力整理能力、獨立性和自主性都要欠缺一些呢!

我搜索了很多日本幼兒園的網站,發現出現頻率很高的幾個詞是“健康”“元氣”“自己”。很多幼兒園的教育理念裡強調一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幼兒園的一天的日程表裡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是“片付け(收拾、整理的意思)”。

還有一個高頻詞“遊び(遊戲,玩耍)”。在視頻裡,小孩子每天的玩耍時間特別多,尤其是自由玩耍的時間,剛入園後和午飯後都有很長的自由玩耍時間,想玩什麼玩什麼,自己玩、和小夥伴一起玩。

我在幼兒園網站上看到每個月都有各種各樣的遊玩活動:

每個月都有很多活動呢,春天有親子遠足、夏天有七夕會、秋天有運動會和登山等等,還有烤山芋派對、音樂發表會、祖父母交流會……

從視頻和學校網站上看得出來,學校並沒有特別高級的硬體設施,每天的日常作息也很普通,簡單總結就是六個字“玩耍+幹活+整理”,但孩子們看上去就是身體很棒、吃嘛嘛香、幹什麼都很能幹!真的是元氣滿滿呢!

來源自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孩子高情商,就在你對他的態度中培養,4步法教你正確表揚孩子

家長朋友們經常不知道該怎麼表揚孩子,他們要麼只會泛泛地說“真棒”,完全表揚不到孩子努力的點上;要麼就依著孩子提要求,直接給物質獎勵;要麼看到高分數或者好表現就看自己孩子哪哪都好,誇誇其辭地過度表揚。

上面的幾種表揚方式有什麼不好嗎?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1種,只會說“真棒!”的家長

孩子沒有自己努力得來的好感受,因為家長沒有看到:孩子究竟哪兒做的棒?他做什麼了,就那麼“棒”?

習慣這樣講的家長,提醒您一下:如果您習慣性的說了“你真棒”,那麼就接著講孩子哪裡做得棒了,讓你看到了,並且贊成他的做法。這樣可以引導孩子獲得自我效能感,對於以後做事情有更清晰的方向。

第2種,只要孩子做的好一些,就予取予求,滿足孩子所有願望

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的規則感發展形成了一種很大的阻礙。

如果你想要用物質獎勵孩子,請你先思考一下他是否真的有需要購買那個玩具,是否真的有需要去提那麼多要求,讓你一次性滿足他。

第3種,過度表揚的做法

很容易讓孩子沾沾自喜、滿足現狀,認為自己哪哪都好,不用再努力啦。

假如你真的認為自己的孩子確實是哪哪都好,那麼當你想要誇獎他的時候,記住只誇獎一句話,後頭還有什麼想說的,請不要講出來。適當地留有一些成長的空間給孩子。

家長朋友們看到這些,一定會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該怎麼表揚孩子呢才是對的呢?” 正確表揚孩子的方法有以下4個步驟,大家不妨試試:

先和孩子討論,詢問他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或者做成功了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妨先和孩子討論,詢問他自己對這個事情有什麼看法和想法。

往往孩子講出來的內容和我們所想的並不是一個路線,有可能會使我們大跌眼鏡。但是就算這樣,那也是孩子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們要保護他們的初衷。

同時聆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引導孩子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這是灌輸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好機會。

對於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的部分要抓住時機予以肯定。看到孩子,也包括看到孩子的優點和成績。

讓孩子思考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聽完孩子的想法和看法,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在哪些細節上做的好,或者,哪些細節上再怎麼改變一下能做得更好。

積極、主動地完善自己,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的。

和孩子討論,他做的好的原因

“嗯,那麼,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或者“哦,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在這個環節上做的那麼突出?”

既肯定了孩子的成績,又引導孩子尋找能做好的原因,幫孩子坐實這個好習慣,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的應用到這個習慣。

引導孩子找到自我效能感

通過引導孩子深挖自己的原動力,看到事情開展過程中自己可以掌控到的方面是哪些,促使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更加清晰,孩子學習做事的原動力更強,成長的力量更足,自我效能感由內發芽,向外面生髮,成長為小小的樹苗。

幫助孩子情商更高,就耐心地陪伴他走過這4個表揚的步驟吧!

來源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