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Ella陳嘉樺在個人帳號曬出一家三口出遊的照片。配圖中Ella的孩子和老公都是張著嘴仰頭呼呼大睡,而開車的Ella則偷偷拍下兩人睡覺的萌照發上平臺,還配文稱"我的家庭真可愛"。熱心的網友卻沒有將注意力放在父子兩人的"可愛"上,而是注意到了Ella那句"小孩真的不能偷生",紛紛猜測Ella和老公賴斯翔是不是正在積極備孕二胎。

SHE中的Ella最近說了一句啪啪打自己臉的話,最近一次《魯豫有約》裡她說自己再也不會生二胎了。

跟上一次做客《魯豫有約》信誓旦旦說要生兩個完全是兩個態度。

其實,不僅僅是Ella,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放棄了生二胎的念頭。

二胎開放,引來了一股熱潮,很多國家單位的人見面討論的更多是:“準備二胎了嗎?”

從新鮮出爐的生育報告中顯示,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生育堆積效應業已消退, 2018年出生人口或降至約 1500萬以下,即減少 13%以上,總和生育率降至 1.5以下。

自從 2016年實行全面二孩政策後, 2017年出生不但沒有如預期那樣,多出生 343萬人,反而減少 63萬人(減少 3.5%);2018年不但沒有如預期一樣多生 79萬人,全國活產數反而少了 250萬人(減少 14.2%)。

不少女性之所以選擇不生二胎,不是因為沒有錢,恰恰相反,她們當中的不少人都和Ella一樣,很有錢,可是卻生不起二胎。

拿起工作沒有時間,放下工作養不起孩子

前幾天吃晚飯時,蕭雅問兒子凡凡:“明天是你的生日,想要什麼生日禮物呀?”

“我什麼禮物都不要,就想要你陪我一起過生日。”凡凡一邊說著,一邊用懇切的眼神看著蕭雅。

蕭雅聽了,神情中有些犯難。吱吱嗚嗚地回道:“明天啊,明天媽媽可能沒時間。公司有家新門店開張,媽媽必須親自到場監督。”

“沒時間,沒時間,你總是沒時間。你已經連續三年,沒有陪我一起過生日了。”凡凡說完之後,猛的放下手中的碗筷,氣衝衝地走進了自己房間,還把門重重地摔上。

蕭雅也想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可真的是應了那句“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蕭雅從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做到了如今分公司副總的位置,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拼出了越來越好的業績,也邁上了越來越高的臺階。

在她的努力下,家裡的車子由兩輪變四輪,房子也越換越大套。孩子接受越來越好的教育,去讀更出名的學校,去上更昂貴的補習班。可與之而來的,是她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職位越高,擔子也就越重,她不僅要完成上頭佈置下來的指標,還要統籌協調下頭的員工。

新方案要她去推進,突發狀況要她去處理。加班成了家常便飯,週末奮戰在辦公室,也是常有的事。

學校組織的親子運動會,她不曾去過;孩子的家長會,她不曾去過;就連孩子的生日,她也是頻頻缺席。

孩子總會氣嘟嘟地指責她,是個假媽媽。

提及二胎,蕭雅說她早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沒有時間陪伴凡凡,她心裡早已滿是愧疚,她不想再對第二個孩子有一樣的愧疚。

“孩子對不起,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這句話道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聲。

孩子是自己的心疼肉,誰不想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呢?只是人生沒有兩全,沒辦法既領著高薪的收入,又有大把的閒置時間。

從前的女性,大多在家做著家庭主婦,或者在外做著可有可無的工作。

可如今的女性,卻不比從前。她們大多數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甚至是在職場上可以獨當一面的女強人。

她們做到了很高的職位,當然也要面對更加繁多的事務。她們也想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只是沒辦法,工作繁忙,讓她們沒有辦法抽開身來,花太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

她們是女強人,不是女超人,沒有七十二變,把一個自己留在公司工作,再變出另一個自己去陪伴孩子。

不羨慕你有錢,羨慕你的孩子有老人帶

看見小瑜有婆婆過來幫她帶孩子,平時可以把孩子放在家裡,自己安心地去上班,下班回來之後,逗逗孩子一會兒,就可以安心地繼續去忙工作,麥子十分羨慕。

麥子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母親在幫忙帶哥哥家的孩子,而婆婆還未退休。

雖然家裡的條件請得起保姆,但把孩子交給外人照看,麥子始終不放心,於是她決定自己一個人帶。

看別人家帶孩子好像順順利利的,自己帶起來,才知道到底有多辛苦。

做飯的時候,因為孩子三四個小時就會醒來一次,有時候油剛倒進鍋裡,孩子就醒了。她只得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做飯,常常是手忙腳亂。

有一次孩子生病,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去掛號、打針、排隊,跑上跑下的,簡直是身心俱疲。

自從生完孩子之後,她也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有時候剛把孩子哄睡了,自己剛要合上眼,孩子又開始哭鬧個不停。她只得又起身來哄孩子。

平時要是有閨蜜組織聚會,她要麼就直接拒絕參加,要麼就扛著一個大包,把孩子帶到現場。

對於丈夫更是不能指望的,一來是經濟壓力已經壓在了丈夫身上,二來是逐漸發現丈夫為了逃避對孩子的照顧出差和加班的時間越來越多。

前幾天去婆家,婆婆說希望她能再生個二胎,麥子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沒有老人幫襯,一個人帶孩子真的是身心俱疲。要是再生個二胎,簡直是雙重磨難。

有人調侃,現在的家庭是1+6模式,一個小孩,六個大人圍著他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再加上外公外婆。

雖然有些誇張,但不得不說,如果沒有老人的幫襯,又要忙職場,又要帶孩子,真是有些應接不暇。

當今大多數年輕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和對保姆帶孩子的不放心,“老人帶孫輩”已成為中國社會一大趨勢。

有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 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 60%~70%, 3歲以上佔 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要是沒有老人的幫襯,寶媽們既要在職場廝殺,又要在家裡帶娃,簡直相當於做著一場7x24小時,全年無休的高強度體力+腦力摧殘的工作,工作量加倍,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不能依靠的丈夫

生了孩子之後,佳佳不止一次跟我們抱怨道,自己又當爹又當媽,而丈夫就像是個隱形人一樣,一點忙都幫不上。

孩子尿布髒了,讓他換一下。他笨手笨腳地弄了半多個小時,還沒等他換好,孩子就著涼了。

半夜孩子哭了,讓他幫忙泡個奶粉,結果他用熱開水一泡好,就往孩子嘴裡灌。孩子一喝覺得燙,哭得更厲害了。

炒菜的時候,讓他幫忙抱個孩子。結果他抱沒十秒鐘,又把孩子還了回來。嘴上振振有詞的說著,“他不要我抱。”

生完孩子之後,他就像個沒事人一樣。每天照常去上班,下班回來逗逗孩子,就繼續掏出手機打遊戲了。

事後佳佳嘆氣道, “本以為,婚後是丈夫幫我頂起半邊天,哪知結果是我自己撐起了一片天。”

照顧孩子,本就是夫妻兩個人共同的事。 這就好比是夫妻二人一起在抬水,一方出力的多,另一方就出力的少。

如果丈夫幫忙出力,妻子的重擔就會輕一些。若是全把重擔壓在妻子一個人身上,結果就是丈夫輕鬆得瀟灑快活,妻子累得身心俱疲。

媽媽已經走向社會,而爸爸卻沒有回歸家庭。

結果丈夫成了賺錢機器,只要負責賺錢就行,其他什麼事都不用管。而妻子成了家務養娃機器,孩子的吃喝拉撒她一個人全包。

丈夫的缺位,正在讓妻子的負擔越來越重。

養孩子是一份極大的責任,並不是生出來他就能長大的,有些老人說:

“怎麼長還不是長,始終他都會長大的,怕什麼,你(你老公)以前還不是這樣就長大了,現在不是一樣很好嗎?”

這是多麼可笑的言論,正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吃以前自己吃的苦,所以才盡能力給他最好的。

養孩子是一生的責任和牽掛,並不是隨便就可以的。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