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未解之謎!福建泉州曾存在著“小人國”?

中國自古就流傳著小人國的故事,清代小說《鏡花緣》,就描寫了三人結伴出海,誤入小人國的奇聞趣事。

那麼歷史上真的存在小人國嗎?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流傳了百年的“小矮人墓”之謎!

位於福建泉州灣晉江入海口處一個封閉的小漁村——蟳埔村發現了一片“矮人墓”,但不知墓主為何人。而早在1998年,泉州就有人開始研究“小矮人墓群”之謎,卻一直沒有答案。

泉州“矮人墓”墓主人身份成謎

“矮人”大腿遺骨大致“還不及筷子那麼長”,而頭骨跟正常人大小一樣。“上千個墓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海邊的斜坡上,以前那裡還是沙灘。我們小的時候晚上出來玩,經常看到海邊幽幽地閃著藍光,都當成鬼火,見了就跑”,當地村民說。

二次下葬屍骨稱“黃金”

據當地一位老年村民介紹,“'矮人墓'在上面三四輩人的時候就有了。四十幾年前沙灘上有好幾千個墳包,每個墳包下埋著3—6個'黃金甕'。我當時在海邊工作,經常就躺在墳包上睡覺。”

“不過墓群受到了三次人為破壞”,老人惋惜地說。

“第一次是'深挖洞、廣積糧'的時候,斜坡正合適挖洞,因此很多墓被毀掉了;

第二次是我20多歲的時候,村裡搞'造林工程',要求每人每天植樹20棵,完不成任務就沒有飯吃,於是我們乾脆把墓蓋子掀掉,直接把樹苗插進'黃金甕'充數,我自己就掀了50個,這樣又毀掉了一些;

第三次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莊改造',這是破壞規模最大的一次,村民在墓地大量建房,只有800—1000個'黃金甕'遷到了山上,那時山上是牧場,牛在上面肆意踩踏,將很多新墓又毀掉了。”

據村黃榮輝介紹,“我們這個漁村靠海,本來就沒有土地,人口卻越來越多,沒辦法,只好在海邊蓋房,於是就將'矮人墓'平掉了。蓋房的時候我們好多人都見過墓裡的屍骨。”人死後先將整個屍體放進棺材裡,叫做“兇葬”;等到屍體風化後打開棺材,將剩下的骨頭取出來放進陶甕中,再葬一次,這次才是“吉葬”,這些骨頭我們這裡叫做“黃金”。即等屍體風化得只剩下屍骨的時候,人們把這些屍骨收到專用的陶瓷罐“皇金”裡。以往村民看到蟳埔村口沿江一帶幽幽的藍色“鬼火”,便是這些“小矮人”屍骨發出的磷火;

“矮人”頭骨正常腿很短

“當時誰家蓋房就去請'土公'(當地對喪葬師)。'土公'把陶甕挖出來,然後搬到鷓鴣山上集體埋葬,大多是幾個到幾十個陶甕合葬在一個大墳裡。”黃榮輝說。

黃榮輝胞弟黃美的新家就建在“矮人墓”所在的沙灘上。黃美的妻子黃惠對記者說:“陶甕其實並沒有全部遷走,現在家裡的地底下還埋著幾千個。”

黃美將記者引到一面紅磚牆前,牆體由無數個內含“皇​​金”的糖水灰“饅頭包”砌成。在院牆邊,黃美用力掀起一塊浮擺著的直徑50釐米左右的土石殘塊,土石塊背面竟然嵌著一個完整的陶甕蓋子,直徑20多釐米,再仔細一看,蓋子旁邊還有三個同樣大小的蓋子痕跡,非常清晰。一旁的黃榮輝告訴記者:“這是墓殼,一個墓殼下邊一般都埋著3—6個陶甕,這個下邊至少有4個。”

現年76歲的楊金榜曾是蟳埔村的泥瓦匠。他說,自己1987年左右幫村民蓋房時,看到了“矮人墓”。“墳包有幾千個,下面埋的'黃金甕'差不多40公分高,上面用糖水灰封蓋。墳包都連在一起,一個挨一個,沒有間隙。蓋房時挖出了很多'黃金甕','黃金'也見了不少——腿骨很短,也就20公分長,但頭骨跟正常人一樣大小。

在蟳埔村,記者還看到了一處由許多“皇金”砌成的圍牆,當地居民介紹,村裡舊村改造時,遷出了大量的“皇金”。這些“皇金”村民一般不敢去碰,但還是有人不小心碰壞,有人看過其中的遺骨,比正常人的小很多,又不像小孩的骸骨。一般大人的“皇金”的蓋子上均有時間記載。

“這些'皇金'墓葬應該是在明朝時期。”社區一位老人回憶說,蟳埔舊村改造挖地基的時候,不少人在這些“皇金”下面還挖出了更多的大墓,在這些墓的碑文上有些寫著明朝的字樣。按照常理推斷,這些“皇金”的出現,應該是在這些大墓出現之後,也就是明代以後。

雜草叢中其中一個

楊金榜說,“在小'黃金甕'下面我還看見了大'黃金甕',裡面的'黃金'是正常人大小——這裡自古就是墓地。大'黃金甕'上有字,記載著年代,好像是明朝。

10月31日,泉州市海交館考古部工作人員與泉州醫高專解剖學王慶林教授來到蟳埔作進一步研究時,從一個“皇金”蓋上發現了一幅神秘圖案和由毛筆寫下的字跡。

甕蓋扣在村名黃美家紅磚牆上的糖水灰內,憑肉眼無法看到。不過在相機上看得很清楚:圖案形狀奇特,黑白分明,鏤空很有立體感,有點像一隻張開雙翼的蝙蝠。

過一會兒,工作人員又找到一塊有毛筆字蹟的甕蓋,局部有字,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模糊不清。放到陽光下經過仔細辨認,依稀是“諱□□□康熙□□吉日□□乾隆正月十八□”等字樣。“有可能是死於康熙年間,再於乾隆年間進行二次重葬。”王慶林教授推斷。

“皇金”蓋內新發現的文字

“該墓葬規模比較大,規格比較隆重,一排排很整齊,類似於烈士陵園。”王慶林教授認為,在明清時期,糖水灰是用糯米、糖漿等製成,造價比較昂貴,一般只有大戶人家或當官的墓葬才有。像“矮人墓”這種上千個糖水灰墳包規模的墓葬,絕不是一兩戶普通百姓能夠建起來的,至少也是舉全村之力才能完成。

專家鑑定“小矮人”屍骸屬動物、村民認為不可能

泉州市海交館邀請泉州醫高專解剖學教授王慶林對從蟳埔村帶回來的一些頭骨進行了鑑定,排除了是人類骨骸的可能性,並認為是一隻動物骨骸。

海交館考古部一工作人員說,經過仔細觀察,研究人員發現頭骨上長有兩隻角,另一隻已經斷裂,“人類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應該屬於某種非靈長動物,但具體是何種動物還不能確定。”

“這絕不是人類的骨骸,人類的不會這麼細。”海交館原館長王連茂也表示,有些骨骼只有筷子那麼細,就連剛出生的嬰兒的骨骼也比它粗,這些骨骼倒像雞、鴨一類家禽的。

對於頭骨上長角的現象,王慶林認為,這不是角,而是顴弓,不僅動物有,人類也有。至於從哪一個方面確認不是人類的骨骸,他說:“顱骨的形狀和脊柱相連的部位和人類都不一樣,因此基本上可以排除是人類的可能,我認為是兔子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

對於解剖學家王慶林教授鑑定後​​認為“皇金”裡是動物骸骨,並極有可能是成年兔子一說,蟳埔村民幾乎都不能接受。一位50多歲的蟳埔阿婆說,“不可能是動物的骨頭,貓死了掛樹頭,狗死了隨水流,從來沒聽過蟳埔有葬動物,而且還是二次葬的習俗。 ”

“矮人墓”身份

曾經對泉州“矮人墓”進行過研究的福建省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列舉了幾種可能性。

台灣小黑人說

在台灣,有“小黑人”出沒的傳說。傳說矮人教導島上原住民賽夏人耕作等技術,但因好色為賽夏人所殺。後來賽夏人為了紀念矮人的教導,就舉行兩年一次的“矮靈祭”。台灣與泉州只相隔一個海峽,歷史上“小黑人”是否曾經登陸泉州?林少川說:“清代文獻對台灣小黑人的記錄相當多,最後據說也是在清代神秘消失。”

印尼弗洛勒斯人說

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發現了一具1.8萬年前身高只有1米的女性遺骸,這證實了矮人族的存在。但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沒有任何文字記載。

林少川表示,“人類起源有一元論也有多元論的觀點,如果通過科學鑑定證明'矮人墓'主人是原始人,這將對人類起源的理論作出非常大的貢獻。”

菲律賓毘舍耶人說

這是林少川最為關注的一種可能性。不少歷史文獻都對菲律賓毘舍耶人侵犯晉江沿海進行了記錄。林少川舉例說,南宋《諸番志》載:“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與其國(毘舍耶國——記者註)密彌,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多罹生蟳之害,居民苦之。”

小孩說

“當然也不能排除'矮人'是小孩的可能性,”林少川補充道,“如果骨齡鑑定是孩子,那麼我們就要考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件導致這麼多小孩死亡,這對於泉州歷史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

當地流傳的幾種傳說

除了年代是個謎,這些“皇金”的來歷,當地老人或者相關專家都不能給出一個確鑿的說法。

蟳埔社區老人協會黃榮輝會長向記者介紹了當地自古流傳的幾個傳說。

 “第一種傳說是蒙古人的遺骸。”黃榮輝介紹,當地有這樣的說法,“三家養一元,一夜殺完全”,元朝將南方漢人列為第四等人,在元朝殘暴統治下,漢人約定中秋之夜起義,殺蒙古人。“但這一說法顯然不成立,蒙古人身形高大,絕不會這麼矮小。” 

第二種傳說是台灣、東南亞一帶的土著小矮人前來侵襲,被當地村民殺死後的墳場。但黃榮輝也提出疑問:“誰會為侵略者進行二重葬呢?難道是一些好心人不忍看到他們暴屍荒野,而將其收斂?” 

第三種傳說是晉江流域發生瘟疫,眾多小孩子死於瘟疫,最後被集體埋葬在海邊。也有老人認為有可能是猴子之類的動物遺骨。因為沿海漁民打魚,有個習俗,就是打撈到人或動物的屍骸,都會撿回來放在“皇金”裡進行第二次安葬,這是為了出海保平安。

曾有國外專家來考察過

據介紹,“小矮人墓”原先位於蟳埔媽祖廟東南面海岸斜坡處,是饅頭狀土包,一座座土包排列得很是整齊。“原來這裡是片亂墳崗,我小的時候,晚上可以看到許多磷火。”70歲的黃榮輝這樣告訴記者,這些饅頭狀土包有大有小,下面就是“皇金”,大的有四至六個,小的只有一個。上世紀八十年代,因為土地缺少,村民開始在這裡建房,“'小矮人墓'上面蓋的是三合土,埋得很淺。” 黃榮輝說,十幾年前,曾在有日本、阿拉伯的專家前來考察過一次,但沒有得出任何結論。

相關資料:小矮人墓群疑是清朝葬下或與“陰公”風俗有關

是不是小矮人墓?

“皇金”裡沒有發現既是成年人體量又比較小的類似小矮人的骨骸,基本上可以排除小矮人的傳說。

傳說中的豐澤區東海蟳埔海邊小矮人墓群裡,究竟埋葬的是什麼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經過三次調查挖掘工作,取回了二三十個原封不動的“皇金”樣本。

“前面兩次挖掘出來的'皇金'都有經過遷移,最後一次挖掘是在蟳埔社區居民​​黃美的院子裡,糖水灰的墓包和'皇金'是連在一塊的,沒有動過。 ”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介紹,帶回的“皇金”裡,有大中小不同規格,大的直徑有三四十釐米,高三四十釐米;中等的直徑約25 釐米,高30釐米左右;小的像筆筒,直徑10釐米,高15釐米左右。

“皇金”裡有成人也有小孩的牙齒和骨骸,但是都是碎片,沒有完整的標本。其他的還包括鼠類的、爬行類以及疑似猴子、小貓、小狗的動物骨骸,但還沒有發現既是成年人體量又比較小的類似小矮人的骨骸。

丁毓玲表示,根據經驗判斷,基本上可以排除小矮人的傳說,但是事實的真相,還有待準確的科學鑑定。

海邊墓群如何形成?

可能與泉州海邊“埋葬好兄弟”、“拾骨”風俗有關。

為何蟳埔海邊有這麼大規模的墓群出現,裡面既有人類的骨骸,也有疑似小動物的骨骸呢?丁毓玲認為這個現象可能跟“埋葬好兄弟”(陰公)信俗以及民間“拾骨”的風俗有關。

“泉州的惠安、泉港等沿海地區,至今還保留著埋葬好兄弟的習俗。”丁毓玲說,海邊人稱海上的飄屍為“好兄弟”,也稱陰公,漁民在海上捕撈,遇到浮屍,都要及時打撈放在海邊,不能入鄉,沒主人的屍骸,村民會出資為其安葬,比如蟳埔海邊的“陰公宮”,還有“萬福宮”、“萬壽宮”等就是專門祭拜這些“好兄弟”的場所。

“埋葬好兄弟的習俗應該是出於人道主義,對海上遇難的漁民的一種感同身受,漁民們在海上捕撈回來的屍骨可能包括人類的,也可能包括其他小動物。”丁毓玲猜測,墓群裡的動物骨骸可能是因此而來。

另外,閩南民間有“拾骨”的風俗,人逝世後,三五年或更久的時間,親人們會把逝去的人的骨骸重新收拾到“皇金”裡,進行二次葬。這可以解釋蟳埔海邊墓群裡的“皇金”為什麼可以挖出人類的骨骸。

墓群是何時形成的?

根據口述和實物證據,初步判斷這些墓群可能是清朝葬下的。

“根據當地居民口述,在傳說中的小矮人墓群中,曾經挖出銅錢,至今還保留4個,其中一個是清代嘉慶年間的,三個是清光緒年間的,但是工作人員此次沒有挖到。此外,因為此次挖掘出來的糖水灰墓包和“皇金”的使用時間大概在清末民國初期,因為口述和實物證據有一定的吻合性,可以初步判斷這些墓群可能是清朝葬下的,不過這也只是二次葬的時間,一次葬的時間就無從考究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