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夏天大家常生吃蔬菜、瓜果多,又喜歡喝涼水,還有不懂事的小孩子是不管是乾淨的還是髒的,都喜歡往嘴裡塞,所以,最易感染蛔蟲卵。蛔蟲卵發育成成蟲,要70天左右的時間,目前一般的驅蟲藥都只能驅除成蟲,對幼蟲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夏天感染的蛔蟲卵只有到了秋天發育成成蟲才好被驅除。

今天小編也收集了一些相關知識,供大家借鑑。

蛔蟲的危害

蛔蟲寄生在小腸裡,與人體爭奪營養,從而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貧血。由於蛔蟲的毒素和代謝產物的影響,個別兒童會發生偏食或異食的情況,比如喜歡吃土。有的兒童出現低熱、易怒、磨牙、易驚的現象。幼蟲移行的時候,還會出現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皮膚瘙癢、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等過敏現象。腸道中的成蟲可引起蛔蟲性腸梗阻、蛔蟲性闌尾炎、蛔蟲性腹膜炎等合併症。總之,蛔蟲對人體的侵害可不小。

一、蛔蟲病七大症狀

1、經常出現原因不明的腹瀉、便秘或腹痛(多為肚臍周圍痛)。

2、胃口不好,不想吃飯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或胃口很好卻身體消瘦。

3、有時頭痛、興奮和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

4、晚上睡覺常流口水或磨牙齒。

5、脾氣急燥。無端地發脾氣,控制不住情緒。

6、在小兒身上會出現“蟲斑“,一般有5種: (1)舌面出現紅斑,其特徵是邊緣整齊,圓形,常突出舌面,紅斑位置不定,數量不一。 (2)下唇粘膜出現顆粒,多為灰白色針頭大小的小丘疹,數量不等。(3)鞏膜出現藍斑,呈三角形、圓形或半月形。(4)面部出現白斑,多為圓形,邊緣整齊,中間淡白。(5)指甲上出現“絮狀白雲”。 這些蟲斑可單獨出現,也可幾種相兼出現。

7、喜歡挖鼻孔。 有蛔蟲的孩子,不一定出現上述全部症狀,但至少有2-3種以上。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患上了本病,需去醫院做糞便檢查。

二、如何防治兒童蛔蟲病?

要教育孩子養成清潔衛生的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啃指甲,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清潔的食物。另外,要注意環境衛生,搞好糞便處理。

三、蛔蟲病多發季及最佳治療時機。

染蛔蟲一般是在每年的4—10月,其中七八月份為蛔蟲感染的高發期。而蛔蟲卵在進入人體後,一般需要60—75天左右的時間孵化成蟲。因此到了秋季,隨著氣溫的降低,兒童的感染幾率也會降低,於是就到了驅蛔蟲的最佳時節,有利於將其一網打盡。發現孩子有以上情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醫。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