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著名的育兒觀點叫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觀點,兩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反對過了,他認為父母假如做了孩子的老師,就會不自覺地板起臉來,求全責備,結果就傷害了親子關系,所以主張“易子而教”。不過易子而教太讓人不放心了,有沒有既不需要換父母,又可以不當孩子的老師,還能教好孩子的辦法呢?有!那就是當孩子的榜樣。

當老師是“言傳”,當榜樣是“身教”,“身教”重於“言傳”。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榜樣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學校教育更側重於知識的傳播,而家庭教育更側重道德、個性修養、情商等“軟素質”的培養。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學校的德育教育大多是理論化的,而當孩子走出學校,假如發現父母並沒有遵守這些游戲規則,大人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另一回事,那孩子就會想,為什麼自己還要去遵守呢?

好比說,學校老師說孝敬父母是好的,但是一回到家,發現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天天吵架,孩子也許就會覺得,不孝敬父母也是可以的,將來也不一定會孝敬父母;再好比學校老師說,飯菜要吃干淨才是好的,可是周末跟著爸媽去赴宴,爸媽沒吃完卻也不打包帶走,那孩子也許就會覺得,浪費也是沒關系的,將來也就可能鋪張浪費;還好比說,學校老師說要學會傾聽,要善解人意,但爸爸媽媽經常各說各的,只會維護自己的利益,從不為對方著想,那麼孩子就會覺得,人與人之間就是不需要善解人意的,將來可能會無法和人建立親密的關系。

你也許會說,既然大家都是如此,那麼即使父母做到了,孩子不也還會跟著別人學壞嘛?此言差矣!父母和別人不同。首先,父母是身邊的人,其他外人的生活孩子並不能時時關注。而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從被看到的行為的數量上看,父母的最多,所以父母影響孩子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也因為孩子不了解外人,他們對身邊人的印象,就構成了對這個社會的印象,此時假如孩子有一對以身作則的父母,他們會更傾向於覺得身邊還是好人多,假如有一對不以身作則的父母,孩子對人性的看法也就更消極些;其次,父母是最親的人,和親人保持一致,是我們表達親情的一種習慣。有些事情當父母做不到,孩子也會不好意思勉強,就不會太較真,為了避免感到自己在排擠親人,降低內疚感,在父母面前,對自己的要求也就降低了。

除了父母身教的影響力之外,“身教”比“言傳”更管用,還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1. 孩子的崇拜心理:孩子對父母有著天生的崇拜心理,這在孩子3——6歲時尤為明顯,覺得爸爸媽媽就是最牛的沒有之一,所以有很高的效仿父母的意願。這個年紀的孩子,大人講的道理不一定聽得懂,但大人怎麼做,都能看得懂,在三四歲的第一反抗期時,父母的說教反倒可能引起孩子相反的行為,所以,父母以身作則的行為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2. 減少青春期反抗心理:孩子到了青春期時,自己的思考能力一點點變得成熟,對於是非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不再願意人雲亦雲,期望得到和成人一樣的公平待遇。父母此時假如不能以身作則,卻要求孩子做到,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很不公平,拒絕你的說教。只有當父母做好榜樣時,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3. 可接近的榜樣,可復制的成功:電視上的、報紙上的榜樣都很偉大,彷彿高不可攀,讓人想要模仿,卻提不起勇氣。但是挑戰父母卻容易得多。首先,多數父母只是比孩子強一點點,挑戰起來難度不太高;其次,父母是身邊人,很真實,沒有距離感,甚至有些孩子親眼見證了父母成功的歷程,會覺得說“你這樣可以,簡單啊!我又不比你差,那我一定也可以的。”;最後,父母和子女有血緣關系,有些天賦在基因裡就遺傳了;所以,假如父母向孩子發起挑戰,孩子會更有信心,也更有行動力。

孩子可以少一個老師,但絕不能缺一對父母

假如因為教育孩子的緣故,而疏遠了親子關系,會有什麼後果呢?

把家變成學校,你和孩子都將失去一個家。

家裡應該是家人,而不是老師。老師必須實事求是,而家人卻要一團和氣,老師必須嚴格要求,家人卻要互相諒解,老師是成長的引路人,要你拼盡全力,而家人是心靈的港灣,要你得到休息。假如家裡只剩老師和學生,沒有家人,那麼一家人就永遠得不到休息。當然,最重要的是,家人之間有愛,沒有愛的流動,家就是冷的,心也是冷的。在冰冷環境裡長大的孩子,要麼像吸血鬼一般地渴求愛,要麼很難學會給予愛。

所以,孩子可以少一個老師,但絕不能缺一對父母。

當孩子的榜樣也許更難,因為需要父母自身的成長。但是,這樣的親子關系會更健康,所以也許這是值得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