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逗寶寶開懷大笑,都是家長最開心的時刻,都說愛笑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但是寶寶過度大笑,極有可能有生命危險!這真不是開玩笑!歷史上因大笑發生的悲劇不在少數,普通成人都有這個危險,更何況是小寶寶呢!小寶寶的大腦、心臟、肺部等身體各個器官都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過度大笑,很容易導致寶寶腦癱、殘疾。

● 600年前,阿拉貢國王馬丁一世,因為小丑講的一個笑話,狂笑不止,然後抽搐暈厥,結果再沒有醒來。

● 我國古代漢朝、17世紀歐洲、二戰納粹集中營,都流傳的一種“笑刑”。就是將受刑者不停逗笑,直至窒息和心力衰竭而亡。

現代社會“樂極生悲”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尤其是小寶寶,大腦、心臟、肺部等身體各個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因為激烈大笑,而導致 腦癱、殘疾的案例層出不窮。

讓寶寶持續大笑,就是在考驗TA尚未完善的心、肺、腦功能

1、瞬間缺氧、腦缺血

過分激烈的笑會造成瞬間窒息、暫時性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持續久了就可能損害腦功能;

2、瞬間加重心臟負擔

過分 大笑會使胸腹腔內壓增高,引起短時心臟供血不足,再加上肺部充氣擠壓心臟,會引起心臟不適。另外腹壓有礙胸腹內器官活動,有時引起嬰兒腹痛;

3、食物嗆進喉嚨、窒息

進食、吸吮、洗浴時逗笑,容易將食物、水吸入氣管引發嗆咳甚至窒息;

4、失眠、夜哭

大笑還會引起大腦長時間興奮,有礙大腦正常發育; 晚上睡前逗笑可能誘發寶寶失眠或者夜哭;

5、口吃、下頜關節脫臼

逗笑過度,會引起痴笑、口吃等不良習慣;過分張口甚至會引起下頜關節脫臼。

這3個時間,不要逗寶寶笑!

1、吃東西時

寶寶吃東西時因家長逗笑而卡住喉嚨窒息的案例太!多!了!

寶寶的咀嚼功能不完善,氣管和食管又隔得太近,邊吃東西邊說話或嬉笑,食物很容易走岔路,順著打開的聲門掉進氣管,如果救治不及時,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2、晚上睡覺前

寶寶總是貪玩不想睡,家長了哄寶寶會使出渾身解數,想讓TA釋放掉所有能量,以為這樣寶寶就可以好好的睡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

大笑會使寶寶的大腦長時間處於太興奮的狀態,不容易入睡甚至失眠!即使入睡後也不容易進入 深度睡眠,還可能會做噩夢,造成寶寶被驚醒或大哭,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在寶寶入睡前應該讓TA靜下來,這樣有利於入睡。

3、給寶寶洗澡時

洗澡的時候不是完全不能逗寶寶,但要注意分寸。家長為了讓寶寶乖乖洗澡 時,或是想跟TA在水裡嬉戲時,會想方設法的逗寶寶,寶寶一開心就手舞足蹈的,把水花濺得到處都是,而洗澡水就很可能 從寶寶嘴裡嗆進氣管,引發嗆咳,甚至窒息!

4個逗孩子的動作,儘量少做!

1、撓腳心,撓胳肢窩——神經興奮過度、笑到窒息

很多媽媽都喜歡撓寶寶的腳心、胳肢窩,這樣可以逗得寶寶咯咯笑,也能增進家長和寶寶的感情!但是,有的家長看到TA笑會一直逗,時間久了寶寶會覺得笑的很難受,卻根本停不下來,也不懂跟媽媽講stop!

這樣笑個不停,稍不注意就會造成 瞬間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而且大腦缺氧還會造成 口吃、痴笑等不良習慣!尤其是撓腳心,會造成寶寶神經系統高度緊張,越小的嬰兒緊張越嚴重,持續時間過長,對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利。

2、扔高高——易頸椎脫位

例子:一位父親為逗9個月大的女兒笑,將她拋起來,一開始寶寶被逗得哈哈大笑,但後來一不小心沒接住,女兒被狠狠摔在地上!悔恨不已的父親也因過失致人si亡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危害: 這種遊戲很簡單,就是大人將孩子拋高,然後再接住,寶寶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僅有可能家長會受傷,而且專家還表示,玩這種拋接遊戲,即使是接住了,孩子下降時的衝擊力也很容易造成頸椎脫位。更危險的是,一旦未能準確接住寶寶,後果不堪設想。

3、轉圈圈 ——易致脫臼、骨折

家長用自己的雙手抓住寶寶的兩隻手腕,飛快地轉圈,轉得寶寶頭暈眼花,甚至放在地上都站立不穩。但似乎這種轉圈圈的方式寶寶非常享受,逗得TA哈哈大笑!

危害: 這種玩法最容易拉傷寶寶的關節,造 成肘關節及肩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

4、拔蘿蔔 ——關節脫臼、脊椎骨受損

所謂“拔蘿蔔”,就是家長用雙手拉著孩子的手臂,讓其離開地面。很多寶寶都非常喜歡“拔蘿蔔”,尤其是爸爸和媽媽一起把寶寶拉起的時候,畫面看似很溫馨,但 事實上暗藏“殺機”。

危害: 寶寶的關節部位還沒有發育完全, 這種逗樂方式很可能 導致寶寶關節脫臼、脊椎骨受損。

小編說:

逗寶寶玩的危險方式不止上面4種。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寶寶互動的小遊戲還有很多很多。在逗寶寶玩的時候,切記寶寶還小,非常嬌嫩,事事注意安全,以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為前提。只要平時留個心,相信和寶寶之間的相處一定的安全和開心的,好好享受和寶寶玩樂的幸福時光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