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士今季的目標只剩下足總杯和爭四。在僅剩1輪(還有1場補賽)的情況下,距離利物浦3分距離熱刺2分。早前在作客戰巴塞之戰充滿遺憾,其中正選起用基奧特、莫拉達後備,這是干地用「鋒」爭議的開始。就由此開始討論一下正選莫拉達或基奧特各自意味著甚麼。在之後的足總盃八強作客李斯特城干地終於正選用了莫拉達,他不負所托終於射入了他在2018年的首個入球,這場比賽表現整體比較出色找回狀態。莫拉達在聖誕節之後狀態不佳,尤其是連續單刀不入(包括作客阿仙奴的次循環聯賽)直接讓莫拉達成為眾矢之的。隨後莫拉達背部肌肉受傷,復出後同樣狀態不佳。在1-2負於曼聯的比賽中,盧卡古欺負基斯甸臣,莫拉達背身對位史摩寧被多次壓制,兩者之間的直接比較,使得針對莫拉達的攻訐達到了頂峰。其後對熱刺的次循環聯賽莫拉達繼續正選並取得入球為球隊先開紀録,但最後被熱刺反勝3-1,在這場比賽莫拉達也不是表現太好,其後主場對韋斯咸的聯賽也是這樣。而無鋒陣的啟用收穫效果並不好(例如對般尼茅夫、屈福特的兩連敗,作客曼城的聯賽)。而基奧特正選對西布朗、侯城(足總盃)、水晶宮、般尼、俢咸頓(足總盃)、史雲斯及利物浦,球隊都取得了勝利。還有對俢咸頓的聯賽0-2落後下,基奧特後備入替後連入兩球協助球隊反勝。兩相比較之下,基奧特在對巴塞羅那第二回合的正選似乎是順其自然之舉。但是歐聯淘汰賽的強度與投入度絕不是足總杯淘汰賽、對手是護級球隊的聯賽所能相比的。基奧特的個人能力也在錯位之間,侷限性愈發地凸顯。

基奧特毫無疑問是一個好球員,雲加在過去兩季對他的使用策略非常講究。如果基奧特正選,目的就是在和對方中堅肉搏中消耗對手,作為高塔炮台,為身後的隊友打開空間,隨後山齊士二點射門;而基奧特一旦後備,就會利用體能差的優勢,帶來一波攻勢,並且頻頻禁區內頭球搶點攻門。最經典的戰役毫無疑問是李斯特城奪冠球季,兩支球隊的直接對戰。雲加換上基奧特起到了奇效。上季基奧特經常作為後備奇兵,並且屢屢成為高效殺手殺死比賽。國家隊的基奧特同樣非常實用,2016年歐洲國家盃上,基奧特是激發基沙文、為後插上隊友打開空間的關鍵。當然,決賽也反映出基奧特的能力上限,被比比凍結之後,也意味著法國進攻受阻,基沙文也沒有太多空間發揮——但這也反襯出基奧特的戰略價值。阿仙奴在冬天經歷了鉅變,已經快32歲的基奧特身體毫無疑問在走下坡路了。反映到球場上,就是通過肉搏消耗對手的能力已經下滑。當下基奧特的核心價值:一個是在禁區內的做球能力(僅僅就這一點,絕大多數成名前鋒都很難做到好似像基奧特咁好),另一個是死球中的頭球搶點。同時基奧特可以在生波過程中,禁區內頭球搶點;在禁區前沿通過小技術博得罰球;在回撤之後可以取下高球,並且聯繫後插上的隊友。結合基奧特不錯的身材和柔韌性,以及作為高大中鋒的衝擊力和肉搏能力,基奧特的特質非常實用。不過以上幾點在強度比較高的比賽、尤其是強強對戰中,往往只能在後備出場時結合體力差才能發揮出來,或者更為高效地發揮出來。而後三點,例如頭球搶點能力等,基奧特做得不錯,但和頂級都有差距,需要一定數量的累積之後才能質變,這也意味球球隊需要打起攻勢之後才可以。

但是基奧特的特點結合車路士的常規正選,也有尷尬的地方。例如車路士的核心價值之一頭球搶點,但車路士缺乏高質量傳中的球員,而且傳中手段比較單一。左路馬高斯-阿朗素擅長的是低弧度下底傳中,而摩西斯的傳中水平基本上無法控制精度。剩下的只能依靠韋利安、夏薩特拉邊,及艾斯派古達後插上之後的斜向45度傳球。但是在強強對戰中,球隊只有壓制對方之後,艾斯派古達才敢前插到中場的位置助攻。而且韋利安作為球隊的發動機,在強強對戰中更多地靠近中路。這也意味著球隊在面對強敵時,很難在雙方體力都充沛的時候,連續性地打出多個傳中製造機會。但是在60分鐘之後,或者比數落後搏命的時候,球隊陣型的大舉壓上,韋利安的拉邊作為支點,也意味著球隊會有更多的傳中機會。這也與基奧特的特點完全搭配。基奧特後備、利用體能差的優勢,也順勢帶起了球隊進攻的號角。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相反莫拉達則截然不同,作為可以拉邊的技術型前鋒,莫拉達具有多項稀缺的特質。作為身高189cm的高大身材,莫拉達卻具備非常不錯的球感和帶球技術,並且不乏速度和衝擊力。尤其是起速之後,依然能在狹小空間內快速扣球變向,在拉邊之後能內切底線,並且具備一定的邊路技術、能在肋部為隊友策應。以上幾點在反擊戰中,作用尤為突出,很容易利用到對方後衛身前、防中身後的區域。這也是之前拜仁後衛甘美治在接受訪問時高度評價莫拉達的原因:莫拉達身體強壯、速度很快,他的技術也十分出色,和他交手的感覺很艱難。

而且莫拉達能夠拉邊打錯位的優勢,從理論上來說,在三後衛陣型下更為突出。尤其是拉扯到邊肋部讓中上場/二前鋒切入中路,結合翼衛的插上助攻,都能組合成不同的進攻模式。能拉到禁區角持球的特點,在當今這個時代同樣非常稀缺。雖然莫拉達不像其他高中鋒一樣擅長背身接高空球,核心力量不足、肩寬不夠都是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背身時步點非常成問題(這點在英超環境和尺度下為突出,對手針對莫拉達膝蓋的上搶非常奏效)。這使得莫拉達很難在回撤時很難穩定持球。但是一旦拉到邊路針對對方閘位,身體健康的莫拉達依然能利用錯位優勢背身贏得空間,這實際上恰恰是高大中鋒拉到邊路的意義所在。和基奧特對比另一項優勢,是莫拉達的跑動強度與衝刺次數,明顯高於基奧特的。這也是因為基奧特速度不算快、爆發力不強等原因導致的。這一點不僅僅在進攻中,在防守壓迫時同樣非常明顯。莫拉達一直在防守過程中不遺餘力,保證足夠的跑動與覆蓋。莫拉達的特點和韋利安、法比加斯非常搭配。車路士球隊內也只有韋利安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擊發動機,能夠在大空間反推過程中為前鋒送出直傳球,這也能釋放出莫拉達最大的優勢。而車路士球隊內也只有法比加斯一人,能夠在中場洞察到對方陣型的弱點,通過組織打開空間,並為莫拉達送出腳法不同的傳球。結合韋利安和法比加斯之間的互補,對於目前這支車路士來說,莫拉達-韋利安-法比加斯組合彼此互搭,甚至缺一不可。對曼聯莫拉達表現不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干地使用了真禾特,而英格蘭中場對前場的支援是非常有限的。

莫拉達的缺點也顯然易見。除了頭球搶點之外,莫拉達陣地戰搶點能力十分有限。總體來說,莫拉達的腳法和射門都有不少問題,這也是他和哈利簡尼、沙拿等聯賽神射手最大的差距,同時也影響到自己的信心與球隊進攻的效率。這一點也是聯賽和杯賽環境最大的差別,在聯賽裡效率和射門制勝,尤其是類似希古恩、阿古路、哈利簡尼(三人分別代表三種射手的風格),有針對對方後衛的整套進攻技術,同時還有足夠的搶點能力與射門能力,就能在防守強度相對較低的比賽中覓得空間、取得入球。但在強度高的賽事裡,這樣的空間在通常情況下,只能依賴球員的個人能力去創造,而不能直接利用。強強對戰的時候,雙方在開闢空間的同時還要限制對方的空間。所以雙方能否起勢的一個關鍵點,就在於能否順利地推進、並且結合支點球員和能夠拿下二點的球員,穩定地形成攻勢、減少中路和弱側隊友衝刺的次數。也只有在穩定形成攻勢之後,快球與慢球的結合,才能局部滲透、形成射門的機會。這也是與小比賽截然不同的地方。前鋒除了入球之外,更重要的在於從前場支援和策應隊友的能力,從而解決球隊的推進和滲透問題。而球隊的推進問題解決之後,意味著球隊的陣型整體壓上,或者至少能通過幾名進攻球員的反擊,將對方的陣型壓回去。皮球遠離己方龍門,意味著球隊後防的壓力驟降,這也是前場球員對防守不可替代的貢獻。

所以衡量前鋒的標準絕不僅僅是入球數量和射門。雖然連續單刀不入、球風偏軟、不能做支點都的確是無法迴避的缺點,但和莫拉達本身是一名好球員並不衝突。而且即便是狀態不佳的莫拉達,他所能提供的特質,在強強對戰環境中依然是稀缺資源,只是效果勢必要打一些折扣。干地對於中鋒的使用比較偏執,這一點其實在上季已經凸顯。如果對比希丁克和干地對迪亞高哥斯達的用法,可以看到在希丁克手下,迪亞高哥斯達的活動範圍明顯更廣,奧斯卡頂到鋒線讓迪亞高哥斯達有大量拉邊持球的機會。而在干地治下,我們更多地看到迪亞高哥斯達在中路活動,雖然有大量回撤後做球轉身的鏡頭,但都基本侷限在中路,很少拉邊。在今季343體系下,干地對莫拉達同樣有類似的要求。而且當莫拉達拉邊後,球隊也缺乏聯繫拉邊中鋒的細節設計。例如本場比賽夏薩特看到莫拉達拉邊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傳球、自己插入中路,而是自己帶球、一對三之後才匆匆傳給莫拉達。352體系下,夏薩特作為二前鋒,在同樣缺乏足夠的射門能力與搶點能力的同時,還缺乏足夠的前鋒技術。例如我們很難看到夏薩特針對對方後衛的插身後跑位,也很難看到夏薩特回撤之後的反跑。所以雖然是352體系,但夏薩特的特點依然更加接近一名中場,更多地依靠直傳、甚至自己拉邊傳中去聯繫莫拉達(但這兩點同樣不是夏薩特所擅長的)。

同時在352體系下,莫拉達即便為中場創造了空間,但是球隊負責後插上的是巴卡約高,而法國中場在後插上後並不能利用空間,甚至會因為自己盲目的跑位打散車路士的進攻陣型。這兩點都加劇了莫拉達的消耗,每場比賽也不得不與對方後衛大量地肉搏、背身、周而復始。後背的拉傷相信也與核心肌群增肌、以及日常比賽大量動用背部肌肉導致疲勞息息相關。大量的疲勞和核心肌群的傷病,以及斷斷續續的比賽,是2018年之後莫拉達狀態一落千丈的原因。同時球隊在成績壓力下,干地也沒有使用戰術傾斜,為莫拉達找比賽狀態。而等到2月底、3月初大量關鍵戰役來臨的時候,干地卻不敢啟用莫拉達。只能在無鋒陣和基奧特正選中來回徘徊。無鋒陣在陣地戰中無法通過體型打開空間,而且相比使用中鋒的戰術體系,更加缺乏效率,這一點在多場聯賽中都有體現。基奧特正選對巴塞的第二回合,干地的要求下,基奧特甚至只佔據中路,極少拉到肋部。問題是當球隊陣地戰進攻的時候,基奧特在烏迪迪身前釘死站在中路,對於高速帶球的韋利安來說,反而是在自己身前加人。雖然基奧特通過禁區前沿做球、搏取犯規,非常努力。但是缺乏細節的戰術設計,很難利用到兩人的優勢,車路士能打出不少機會但卻很難形成長時間攻勢,干地在戰術佈置上是負有很大責任的。直到下半場干地才意識到通過夏薩特突前、基奧特回撤的辦法合擊巴塞中場,但是等到保連奴換上之後,這樣的戰術設計已經無力迴天了。

車路士實際上擁有一對非常實用的前鋒組合。莫拉達正選消耗、反擊戰中發揮作用,基奧特在後備之後結合體能差發揮自己優勢,都是結合自身特點、策應與支援全隊的方法。這樣的前鋒組合,在當今歐洲都是僅此一間的。不過可惜的是,干地在基奧特加盟之後咁耐,直到近期比賽才這樣使用。2014-2015球季艾歷尼曾經說,莫拉達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能與任何類型前鋒拍檔的球員。考慮到艾歷尼和干地對中鋒使用理念的截然不同,在之前莫拉達和基奧特一起出場打雙中鋒戰術的時候,干地的戰術效果並不好,兩人缺乏配合和聯繫。球隊並沒有形成攻勢,反而加劇了後場的壓力。球隊在基斯甸臣上位之後(其後起用了加利卡希爾),後場由於缺乏上搶能力和足夠的運動能力,導致缺乏彈性。這也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對前場球員的消耗,並且由於大量的回撤,拉長了反擊的距離。青訓出身的丹麥小將問題並不僅僅在於這一階段的連續失誤、繼而導致球隊連續無法贏球甚至落敗,更為關鍵的是,球隊的後場更加依賴中場的回撤與覆蓋,陣型更加地靠後,而這樣的五後衛體系相比上季,消耗無疑是大得多的。戰略意義上的差距,更能凸顯出基斯甸臣、加利卡希爾與大衛-雷斯在個人能力上的差距——這是根本無法取代的。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