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美貿易衝突加劇,導致兩起與美國相關的大型晶片併購案審核遭到大陸當局擱置。這兩起交易分別是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以及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買下東芝半導體部門。大陸是目前唯一還未對這兩起晶片收購案放行的國家。


高通斥資440億美元收購荷蘭晶片廠恩智浦,可能受大陸當局延審而面臨破局危機。外界指出,高通對於這起收購案相當重視,因為它是攸關未來發展的重大關鍵。高通過去曾說有了恩智浦加持,將有助它擴展互聯車市場,該市場規模預估2020年將達770億美元。


不過這起收購案卻一波三折。先前受歐盟延審影響,導致高通1月申請二度延期,把交易完成截止日訂在4月25日。如今面臨大陸卡關,可能使截止日期恐再度推延。 


為避免交易案受中美貿易對峙影響,高通執行長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上月曾獲大陸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的口頭保證,表示交易審核不會受到政治影響。儘管如此,消息人士指出,這項交易仍將面臨大陸商務部阻力,要求高通對收購案提供更多資訊。


另外東芝半導體部門計畫以190億美元賣給以貝恩為首的財團,也已受到中美貿易爭戰的拖累。一名東芝主管坦承,「因為貿易緊張升高,審核過程基本上已陷入停滯」。


外界認為,延後審查這些收購交易,可視為北京當局在面臨川普政府計畫對大陸產品加徵懲罰性關稅的另一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為迫使北京當局縮減對美國375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在本月宣布將對大陸科技、運輸與醫療等產品加徵千億美元關稅。這項措施也引來北京當局反制,威脅將對美國黃豆、玉米等其他產品徵稅。中美貿易摩擦惡化,也引發近來幾周金融市場的大幅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