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堅忍」號闖過1600多千米漂著冰群的海路,距最後目的地還剩大約160千米的路程,然而就在此時,大片流冰群將船包圍,急劇下降的溫度使海水結冰,「堅忍」號被卡住了。
這是航海史上一個非常壯烈的死裡求生的故事。那是1914年的8月8日,當皇家南極探險隊駛離英格蘭的普利茅斯港時,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克爾頓的船是一艘三桅木船,特別適於經受冰的撞擊,船名叫「北極星」,是挪威最有名的造船廠建造的,造船的木料是櫟木、樅木以及綠心奧寇梯木,都是十分堅實的木頭,須用特殊工具才能加工。沙克爾頓用他家庭的箴言「堅忍制勝」將船重新命名為「堅忍」號。
海水結冰 困在原地
一路向南駛去,探險隊最後一個停泊港是南喬治亞島,這是不列顛帝國在亞南極區的一個荒涼前哨,只有少量的挪威捕鯨人住在那兒。離開南喬治亞島後,「堅忍」號揚帆駛向威德爾海,這是毗鄰南極洲、有大量流冰群出沒的危險海域。在6個多星期里,「堅忍」號闖過1 600多千米漂著冰群的海路,距最後目的地還剩大約160千米的路程,然而就在此時,1915年的1月18日,大片流冰群將船包圍,急劇下降的溫度使海水結冰,結果將船周圍的冰塊凍結成一體,「堅忍」號被卡住了。
一些船員是來自皇家海軍的職業水手,一些是粗獷的拖網漁民,他們曾在北大西洋的酷寒中工作過,還有一些是剛從劍橋大學畢業的學生,他們是作為科學家參加探險的。還有一個名叫布萊克博羅的年輕人,是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偷偷搭船混進來的。所有的人懷著不同的希望聚到一起,而現在,這些希望都化成了泡影。
對沙克爾頓來說,更是失望到了悲傷的程度。他已年屆40,籌劃此次遠征耗去了他的大量精力,歐洲正忙於一場大戰,往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探險機會了。船上的每個人都知道,最終的結局無非是二者必居其一:要麼堅持到春天到來,浮冰自行融解,使他們得以脫身;要麼是浮冰所產生的擠壓力決定船的命運,極大的可能是船會像蛋殼一樣被擠碎。
第2天,沙克爾頓下令棄船,大夥鑽進帳篷,在冰上度過了一夜。帳篷薄得能讓月光透入,溫度很低。棄船後的第2天,沙克爾頓召集大夥,平靜地宣布,隊伍將進行冰上行軍,目標是西北方約640千米遠的保利特島。然而奔向陸地的行軍是不切實際的:拖著滿載貨物的救生船翻越巨大的冰塊,穿過深深的積雪,是不可能的。於是沙克爾頓下令在冰上紮營。冰海上的營盤成了大夥的新家,食物從半沉沒的「堅忍」號打撈上來。南半球正值夏季,氣溫攀升,半融化的鬆軟積雪使行走變得十分困難,大夥的衣服總是濕乎乎的,然而每晚當氣溫驟降,又把濕透的帳篷和衣服凍得硬邦邦的。大家的主食是企鵝加海豹,海豹脂肪成了唯一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