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用雪中送炭來形容一個人遇到困難時,他人給予的最急需的幫助。那麼,這個典故的由來是怎樣的呢?是誰最先雪中送炭的呢?

  「雪中送炭的由來,和中國中古時期氣候的變化有密切聯繫。根據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先生研究,遼宋金王朝更迭的三百餘年間,我國的氣候經歷了一個由溫暖向寒冷、再向溫暖的變化過程。而北宋時期正是氣候向寒冷轉變的時期。故而,雖然北宋都城開封在黃河之南,但到了冬天,仍多天寒地凍,風雪交加,一般貧苦百姓之家難免忍飢受凍。如乾德二年十二月,京師下大雪,宋太祖設氈帷於講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視事,還覺得很冷。宋太宗淳化五年十一月,有天氣大寒的記載。至和元年正月,京師大寒,民多凍餒死者。宋真宗咸平六年十一月,因為天氣苦寒,真宗下令諸路休役兵

  在寒冷的冬天,皇帝往往賞賜一些物品來幫助百姓禦寒,從而出現了雪中送炭這樣的幸事。據《宋史》載,宋太宗淳化四年,為表現京城祥和氣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故而在二月壬戌,太宗賜京城高年帛,百歲者一人加賜塗金帶。碰巧這天雨雪交加,天氣非常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宣布,派遣中使再賜京城孤老貧窮人千錢米炭。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中,孤寡老人有了米炭,就等於有了生活的希望。於是從宋太宗開始,雪中送炭的故事就流傳開來。而為了宣揚德政,宋朝歷代君主中這樣的舉動並不少見,真宗、哲宗等朝都曾有過。冬季救寒更為迫切的是能夠買到低價的柴炭。為此,宋廷常將官府的柴炭減價出賣,以惠貧民,遇炭貴減價貨之,即京師炭價常賤矣。而雪中送炭也成為宋人對朋友過冬最好的饋贈,如范成大曾作《雪中送炭與龔養正》(註:其中有詩句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藉助送烏薪來表達對朋友的問候。高登也曾因雪寒官冷家乏薪炭而作文向朋友求救:雪中送炭從來事,況爾羈躬覓蠧椽。

  宋代是如何救助老幼孤貧等弱勢群體的?

  老幼孤貧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渴望雪中送炭。那麼,處於中國古代經濟發展最高峰的宋代是如何救助這些弱勢群體的呢?

  為了保證統治的穩定,宋朝政府針對老幼孤貧等弱勢群體,設立了一系列救助機構,比如福田院、居養院等。福田院始建於北宋初年,以養京師老疾孤窮丐者,後來規模擴大,能夠日廩三百人。而宋哲宗頒布居養法後,地方上也建立類似的機構,稱為居養院,它也是專門惠養鰥寡孤獨的濟貧機構。養濟院是南宋紹興元年創立的,此後逐漸普及到各地,這些機構一般收養老疾孤寡,貧乏不能自存及丐者等人,每人每日支米1升、錢10文。除此之外,各地還有專門養病的機構,如安濟坊,這是宋徽宗初年設置的,並規定各地凡境內有病卧無依之人,平民均有責任將其送入安濟坊收治。南宋時期有類似的養病機構,如安樂廬、安樂寮等。這些機構的創立,避免了貧病之人疾病傳染,有利於弱勢群體的健康。而當孤老貧弱人員死亡後,宋朝還在各地設立了漏澤園即公共墓地,用以安葬他們,這一制度一直延續到宋末。

  宋代地方上士大夫、富民也自發行動起來,救助老幼孤貧等弱勢群體。如義烏縣徐文獻,為地方右族。鄰里有患病之人,則給葯以濟;負債不能償者,則免其欠負;天氣嚴寒,則為孤獨貧困者提供飲食。一些士大夫還助婚濟喪,幫助弱勢人員。如北宋名臣趙抃,一生多有善行,在官時,為人嫁孤女二十餘人,施棺給薪不知其數。

  而宋朝的佛、道寺觀也積极參与救助弱勢群體,在各種救濟機構中,僧人往往是主要服務人員。如蘇軾所創杭州安樂坊,即由僧人主持。各地所創居養院、安濟坊、養濟院等機構,大多有僧人參與具體服務。他們粥飯施捨也很普遍,如乾道元年,浙西災傷,臨安寺院設十二處粥場施粥。

  宋代對於老幼孤殘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救助,成就遠過前代。從政府到民間士大夫、富民、僧道,形成了多層次的救助體系。在救濟手段上,通過機構建設和立法,社會救濟事業被納入到制度化軌道。從生、老、病、死各方面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救助,民間救助也更為活躍。這一社會救濟體系自宋朝確立以後,元明清三代都沿襲其主要部分,開創了中國近世社會救助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