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源:《電器街的漫畫店》

漫畫家江野スミ圖文並茂地在推特上介紹了製作一部漫畫單行本的完整過程。

江野老師在推文裡,用左邊這個動物代表漫畫家,右邊的石膏像代表編輯。

作為一位90 後漫畫家,江野老師雖然已經在小學館的電子漫畫網站上連載過三部作品,卻從來沒有在實體雜誌上連載的經歷;創作也完全依靠電子工具。所以她並不熟悉紙上作畫和實體雜誌會不會有什麼不同的工序。

不過,她相信,想要成為漫畫家的讀者,如果能記住她介紹的工序,會對未來的工作有所幫助。


一、把原稿文件發給責編

江野老師用CLIP STUDIO PAINT EX 繪製原稿,並且導出成兩種文件格式,分別是有文字的JPG 文件和沒有文字的PSD 文件。

JPG 文件的導出範圍要設置成“出血內”,尺寸是1500×2113 像素。

PSD 文件的導出範圍則是圖片整體,100% 尺寸,不導出出血線。

然後,她會把文件壓縮成ZIP 格式,上傳到網盤或者云儲存服務上,發給編輯。

因為漫畫家要經常一邊和睡意奮戰一邊作畫,所以原稿可能會出現脫字漏字,或者導出尺寸錯誤,要格外小心。


二、編輯把文件發給印刷廠

編輯在檢查過有文字的JPG 原稿之後,在原稿上做出“排字指定”,規定好每一處文字的大小和字體種類等,再把文件發給印刷廠——圖上用那本雜誌代表印刷廠。


三、印刷廠排字

印刷廠從編輯手裡收到文件,就開始對著有文字的JPG 原稿和排字指定,在沒有文字的PSD 原稿上開始排字。

如果作家發來的PSD 文件有問題,印刷廠會聯繫編輯,由編輯轉告作家,要求修改之後,再把修正文件發過來。

印刷廠排字時偶爾也會犯錯,但是只要在出單行本之前改過來就好,所以不用太在意。

順帶一提,排字錯誤會變多、變少、還會在完全無關的地方冒出來,種類豐富,很有意思。

江野老師說,在一般的公司,是不會出現編輯擅自修改文字的現象的。所以如果出現文字出錯,作家應該立即聯繫編輯,而不是沒跟人家確認,就在網上發“編輯擅自改了我的原稿!”這樣的謠言和被害妄想。


四、在雜誌上刊載

把文件發給網站部門和應用開發部,確認之後,就會刊登在電子雜誌上。

如果發現有排字錯誤,即使漫畫已經在網站和應用上發布了,只要聯繫責編,印刷廠和應用部門就會作出修改。

但是印刷廠週末、節假日和晚上不營業,只有工作日白天會接收要求。而網站和應用部門就算是逢年過節也還是會改錯修bug。所以……大家懂的……善待程序員!

雖然標題說的是製作單行本的過程,但是到這里為止,都是在雜誌上刊登所需的工序。在這個時間點,甚至你這漫畫能不能出單行本,都還無法確定……


五、開始單行本工作

單行本的頁數是有規定的,書籍的總頁數基本上都會固定成16 的倍數,不過視製作手法不同也有例外。

漫畫會被印刷在一張大紙的正反兩面上,以8 頁為單位印刷。江野老師自己基本上都是一卷208 頁。

製作書籍時,會製作一種叫“台割”的文件,基於這個來分配頁數。江野老師自己會事先製作台割底稿,交給編輯。

“台割編輯器”應用官網上給出的台割範例(https://bunkyo-kumihan.com/daiwari.html)

電子雜誌沒有頁數規定,連載時每回的頁數可以由漫畫家自己自由決定,畫起分鏡就比較輕鬆,等到要做台割的時候再調整頁數就行。而那些在實體雜誌上連載的漫畫家就比較辛苦了,每一期雜誌能分配給他們的頁數都是事先規定好的。江野老師很欽佩他們能在那麼嚴格的規定下創作。


六、校正稿來了……!

印刷廠基於台割,把一整捲單行本的原稿複印在紙上,送給漫畫家,進行“作者校正”。“作者校”這個步驟在不同出版社叫法也不一樣,有的叫“零校”(專業校正人員之前的第零次校正),有的叫“初校”。

作者校正稿是以兩頁一張的形式複印出來的,因為分量很厚,所以會用大紙夾固定起來。

作家和編輯確認校正稿,會發現各種需要修改的地方,數量非常之多……

上圖對白:

  • 編輯:你丫,搞錯角色的年齡設定了好嗎!

  • 作家:灰度圖層沒有網紋化!忘記畫鬍子了!對不起!


七、發送修正文件

在改畫面的時候,漫畫家要準備好修正的PSD 文件,用單行本的頁數作為文件名保存,再將修正文件的文件夾打包成ZIP 文件,發給責編,由責編轉發給印刷廠。

如果是修改文字,只要用郵件聯繫責編,告訴他“矯正後的第○頁第○格的□□改成△△”就行了。

上圖奮筆修改中的漫畫家自白:“這裡的裝備全都畫錯了……得全部重畫……嗚哇!這裡的臉畫得好醜……!!!”


八、在完成修改文件之前還要完成單行本封套和內封~~!不是修正的時候~~~!

單行本的封套和內封必須儘早完成發給設計師(上圖裡那朵花)。截稿日基本上要比發售日提前一個多月。

特別是出道作的第一卷尤其重要,封套設計會有作家、編輯、設計師參加,有時還有總編,大家各抒己見。這種時候,因為大家的意見都各不相同,所以往往會陷入草圖和重修的地獄。

江野:所以我才喜歡一個人畫!

而且,第一卷的時候,還要考慮到設計師設計標題LOGO 的時間,所以更要及早交稿。


漫畫封套文件的小知識

基本上,封套文件是用沒有合併圖層的PSD 文件發給責編。但是如果是想自己設計的話,發合併圖層後的文件也可以。

把封套從書上剝下來,是很長的一條。所以文件也要設計成橫長的圖片。尺寸比單行本大就行,不過江野老師為了以防萬一,都是做成豎著的B4~A4 紙的高度。

上圖裡很長的那一條就是封套,其中只有紅框框出來的部分是封面。

這麼又長又大的圖片,體積很容易就會超過100M。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江野老師分享了一個小訣竅:只要在圖層的最上面做一個純黑的圖層,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發生的時刻:文件體積一下子少了三四成!(江野老師使用的是CLIP STUDIO PAINT EX,我不知道其他軟件是否可以使用這個技巧)

不過,運用這個方法時,要把這個純黑的圖層命名為“請刪除此圖層”,或者事先告訴編輯。

另外,因為文件體積實在太大,所以她會把黑圖層之外的所有圖層全部合併。


九、封套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各種花絮了~~!

“Cut”,指的是單回和單回之間、還有單行本卷末的過渡頁。在這些過渡頁上畫點小故事啦、插圖啦的,就可以產生“單行本限定收錄”的珍貴感。

千萬不要忘了扉頁,這可是單行本正文的第一頁。

目錄可能是漫畫家自己設計插圖,也可能是交給設計師來做。

有時候,單行本還會有人物介紹和故事梗概。江野老師因為嫌煩所以都是塞給責編來幹的。她非常感謝責編。

這些文件全部準備好之後,最好是和修正文件一起交稿。文件夾名字最好註明漫畫標題、卷數和發送日期。這樣,等後面再有修改的時候,對方就不會搞混了。

責編再把從作家手裡收到的文件分別發給印刷廠和設計師。

設計師完成扉頁、目錄、Cut 和每回的扉頁(需要加當回小標題LOGO)之後,再經由編輯之手,發到印刷廠。


十、收到完整文件的印刷廠發來了修正後的校正稿~~~!

漫畫家要認真確認校正稿有沒有體現他交上去的修正和花絮。有些時候,可能會因為文件出錯,修正沒有反應在校正稿裡,又或者印刷廠排字錯誤導致文字出了錯。這些都要仔細檢查。

另外,如果對設計師提出的目錄和cut 設計不滿意,也可以在這個時候提意見。不過最好是初校收到的當天儘早就提出來。


十一、在截止日之前反復修改……

等到校正稿已經無錯可挑的時候,單行本的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接下來就是最終階段……


十二、印刷廠發來了封套、內封和腰封的色校~!

色彩校正是封套的實體樣本。腰封和內封上的介紹是責編代為完成的。

如果看到封套、內封和腰封的設計,覺得有可改進的地方,要儘早說出來!這是修改的唯一機會了!


封套也完美了!單行本工作就到此為止?

大錯特錯!實際上,還有單行本的促銷工作,要在前述工序的同時進行,或者是在完成前述工作之後開始著手!


十三、單行本促銷工作是什麼?

單行本促銷工作,主要是製作書店委託作家的促銷材料。不同的漫畫家被委託的工作量不一樣。有時候可能完全不會有人請你做這些東西,也有人的原則是不接這些工作。大家各不相同。

責編和出版社的銷售會與書店之間討價還價,然後再去委託作家。


某作家的促銷目錄
  • 書店購入特典單頁

  • 送給應援書店做店頭裝飾的色紙

  • 送給應援書店的簽名書

  • 展板用的插畫色彩

  • 其他特典周邊插畫

  • 回饋讀者企劃的禮物色紙

  • 等等等等……

包括單頁在內,這些特典素材的數量取決於委託漫畫家的書店數量。讀者禮物的數量則是任意。

送給書店的色紙和簽名書的數量則取決於當時編輯部內部的狀況。特別是出道作的第一卷更是會視編輯部重視不同而有很大變動。可能是50 張色紙100 本簽名書,也可能更多。

前面也說過,也可能有的作品什麼促銷活動都不做。而且有時候什麼都沒做的書還可能賣得更好。世事就是這麼難料。

江野老師是覺得應援她的書的書店越多越好。但是作家接受這些委託,必須要以“能遵守截稿日”“不會搞壞身體”為前提。實在是無能為力的時候,不拒絕,反而才失禮。編輯也沒有權利命令作家去做這些促銷工作。雙方要獲得互相理解。

看完上面這些內容,各位讀者是否已經熟悉單行本完成的過程了呢?最後,江野老師用一則小知識收了尾:


從“五、開始單行本工作”到“十三、單行本促銷工作”,這所有的工作,全都是無償的。

不管是作家、編輯、銷售還是書店,都只是在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和雜務而已。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要做這些事,是因為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單行本,從而提高書籍的銷量,讓大家都養得活自己。

順帶一提,最後這頁的背景是江野老師最新作品《亞獸譚》第3 卷封面。用這種風格上色,就可以省去細緻描繪頭髮和衣服的勞力,可以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