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治愈還是致郁?五部看完讓人致郁又治愈的番!


治愈系動漫是指溫暖人心,淨化心靈,能夠在人悲傷時給人鼓勵與安慰的動漫,

致郁系動漫則是形容那些會導致讀者、觀眾、玩家心情抑郁,情緒低落的作品,

那,治愈致郁相碰,會創造出什麼樣的作品呢?

來看看下面這五部治愈與致郁並存的動漫吧~

1.螢火之森

螢火之森(蛍火の杜へ)是綠川幸編著的漫畫作品。

一開始只是一部短篇漫畫(只有1話),後來綠川幸為配合動畫又補了個特別篇(已於2011年九月上映),

並且這部在豆瓣上高達8.7分,足以說明它的地位——

故事講述6歲的女孩竹川螢,在暑假期間回到爺爺的鄉下,

但卻有一天在住滿了山神、妖怪的山神之森迷了路,但此時卻出現了一名帶著面具的少年阿金,

來螢知道了若他一觸碰到人類便會消失,所以螢一直不敢接觸銀,


後每一年的夏天,螢也會回到鄉下,希望與阿金重聚

直到在祭典的一次意外,導致銀消失,在他消失前,他觸碰到了愛戀,融化在一生一世的擁抱中——

那個夏天失去的是你,換來的是愛和那個擁抱。

2.未聞花名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是由日本動畫公司A-1 Pictures制作的原創電視動畫,


於2011年4月播出,共11集,

官方簡稱“那朵花あの花/ANOHANA”,

在中國則被略稱為一個十分文藝的名字——“未聞花名”

故事講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面對戀情、友情、糾葛時,

有歡欣笑容也有傷心淚水的青春原創動漫,

主要講為了實現芽衣子的願望,分散在各處的大家又再次地聚集在一起,


雖然有著兩面性的評論,但不得不說,其實還是優秀的——

它教育了我們,不要總是在意失去了太多,而去忽略了自己擁有多少。

3.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動畫電影,

本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


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故事背景,多少是源自宮崎駿的童年回憶,

《千與千尋》裡的“神秘之城”,是根據江戶東京建築物園而描繪的,

故事中的溫泉大浴場,則是源自他童年時的遐想:

一個專為神仙而設的浴場必定更為有趣———現今的神仙日理萬機,大概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閒吧——


故事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無臉男。

這個角色被認為有強烈的象征主義,更有人認為他變化的過程是人性被社會陰暗面污染的寫照,

看完這部電影後,想必激起了無數人心中的向往。

勿忘初心,在黑暗的社會中保留自己那份心裡的純真吧。

4.魔法少女小圓


《魔法少女小圓》是由SHAFT擔任動畫制作,於2011年1月放送的12集動畫片,

她也是史上獲獎最多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亦改編成同名漫畫——

相信很多人看完是這個表情的。。。。

咳咳,其實故事主要講的是原本有著普通生活的小圓,因一名神秘轉學生曉美焰的出現,讓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其中自稱是“丘比”的神秘生物要少女們“和我訂下契約成為魔法少女吧”。


但因但現實遠比小圓所想的越來越殘酷,魔法少女的真相一再沖擊著小圓想成為魔法少女的想法——

看完後,視覺和認知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人性中無情的一面,懷有希望反而受到了懲罰,

無論做多少善事依然無法改變人們的本性,社會中的冷漠仍然無處不在著。

5.四月是你的謊言


《四月是你的謊言》是由日本漫畫家新川直司作畫的漫畫,

作品曾獲2012年度“漫畫大獎”提名,2013年講談社漫畫賞少年部門獎——

故事講述了擁有少見才能的中學男生(鋼琴家)和女生(小提琴家)共同努力、成長的青春物語。

有馬公生的母親一心想把有馬培育成舉世聞名的鋼琴家,

而有馬也不負母親的期望,在念小學時就贏得許多鋼琴比賽的大獎,


11歲的秋天,有馬的母親過世,從此他再也聽不見自己彈奏的鋼琴聲,沮喪的他也只好放棄演奏,

但在14歲那年,經由兒時玩伴的介紹,有馬認識了小提琴手宮園薰,並被薰的自由奔放吸引,

沒想到薰竟開口邀請公生在比賽時擔任她的伴奏,

此刻,兩人的牽絆正式開始。

其中的這一句,相信看完的人,一定會深有體會的:

這先前,可能是黑暗的夜路,星星在這條路上,雖然很微弱,但也是在照耀著——即使這樣,相信著去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