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一書的作者、印度瑜伽師斯瓦米·拉瑪說:「要讓大腦飛速運轉的部分慢下來,我們要學習新的方法認識自己,讓意念得到整體的休息。這種了解內在世界的方法被稱為冥想。」




斯瓦米·拉瑪(1925-1996)


斯瓦米·拉瑪,喜馬拉雅瑜伽創始人。出生於印度,曾在西藏和喜馬拉雅山中跟隨多位隱居瑜伽士修行二十餘載。



關於冥想,斯瓦米·拉瑪親自為你解答。


01問:我能用鬧鐘給冥想計時嗎?


答:


從初始階段開始,你就應該增強意志力。要下定決心,按時起床,進行10、15到20分鐘的冥想。意念是最偉大的計時員。隨著練習的不斷進步,你會發現,意念會叫你起床冥想。一旦你下定決心在固定的時間醒過來,是不需要外界的計時工具的。


一般而言,冥想本身不需要鬧鐘來計時,因為冥想與睡眠狀態不同,你不會失去時間意識。


另外,在一段平靜的冥想結束時,被鬧鐘刺耳的鈴聲打擾會非常不舒服。如果你擔心時間問題,可以在視線範圍內放一個鐘錶來參照時間,或者選擇時間不緊張時進行冥想。沒有瑣事纏身的清晨和晚上,都適合用來冥想。



02問:如果腿開始酸痛或者發麻怎麼辦?


答:


當練習者的身體缺乏鍛鍊時,這樣的問題會經常出現。在冥想之前與之後做一些拉伸,情況在幾天之後會有改善。你會發現,定期練習並養成靜坐的習慣,持續時間就會延長,而且不會再產生不適感。幾個月以後,身體就不會像剛開始那樣有不舒服的感覺了。


謹記,千萬不要強迫自己的身體,以致出現疼痛感。冥想練習之前和之後的運動,對於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非常重要。



03問:有時我的冥想很順利,有時卻總是受到干擾。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答: 當意念被瑣事和慾望占領的時候,冥想體驗就會受到干擾。在這種情況下,你應當下定決心,不去理會那些在意念中升起的各種想法。在坐下冥想之前,要意志堅定,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這非常重要。無論大腦中出現多少五彩斑斕的想法,都不要為之所擾。如果你能夠學會旁觀自己的思考過程,不迷失在感覺、圖像、想法和願望中,那麼,那些想法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有益還是有害,都不會打擾到你了。



04問:有時身體會發癢,頭會歪,還會出現其他症狀,比如打哈欠,同時伴隨流眼淚和吞咽唾液的慾望。怎麼處理這些干擾呢?


答:如果冥想初期出現這些情況,就要確保沒有過度飲食。學會讓意念免受影響,並對你的身體保持覺察。這些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05問:冥想的時候我為什麼會感到害怕?


答:出現這種問題的人,經常會逃避某些慾望,存在一些受到壓抑的想法;還有些人自我逃避,不願面對自己的思考過程。


事實上,冥想時習練者是安全的。因為一個人越接近內心深處,就越接近永恆的真理,他也就越安全。的確,冥想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腦海中隱藏的各種動機和受壓抑的感覺。只要真誠地進行冥想,定期持續練習並意志堅定,學生們最終都會克服這些障礙。



06問:怎樣才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老師?如何找到老師?


答:當練習者開始觀察外部世界,並發現事物稍縱即逝的本質時,就會不再滿足於此。他們質疑生命的目的,並試圖了解自己內在的狀態。過去的老話千真萬確:當一個學生極度渴望了解內在的真相,當他赤誠地求索並準備充分時,老師就會出現。


我建議學生不要到處尋找老師,而要把自己準備好,觀察自己的思想、行動、語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老師,那就是自己的心。



07問:冥想能治療情緒問題嗎?



答:只要能系統練習,冥想可以成為最高級的治療方法。練習者逐漸能學會處理問題、面對恐懼和改變陋習。只要堅定、真誠地走下去,每個人都有能力不斷取得進步,完全可以處理最為棘手的問題。


如果用盡一切努力,你都無法找到內在的平靜,那麼就將自己交給萬物的存在——生命之主吧。臣服是最高級別的解決方式。



08問:冥想練習有危險嗎?


答: 冥想沒有任何危險,可如果我們不充分準備,只是閉眼坐在那裡幻想,那純粹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我們要了解整套方法,一步一步訓練自己成為「知情者」。因此,系統地學習如何冥想是很有幫助的。


許多老師都聲稱自己的方法是一條捷徑,而其他方法都耗時耗力。但其實是不存在捷徑與彎路之分的,道路的長短完全取決於學生的能力、熱誠和決心。不要因為這種蠱惑、宣傳或鼓吹就動搖,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練習。



09問:冥想的最終結果是什麼?我們應有什麼樣的期待?


答:書上的介紹都是最終會達到三摩地的狀態。但是三摩地有很多種類型,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一位冥想者完全可以達到最高級別的智慧,這時意識不再存有任何疑問,所有的問題都將得到解答,煩惱也會煙消雲散。


精神上達到的這種愉悅狀態可以帶來外在的寧靜和內在永恆的平和。冥想者時時刻刻都感受到真理的存在,他們毫無畏懼。生命之主存在於他們的每一次呼吸中,外部世界的動盪不安再也無法影響到他們。



10問:一個誠摯的學生要花多久才能實現最終目的?


答:這取決於學生內在狀態的品質、決心,以及是否可以定時、規律地練習冥想。有些學生對於達到最高水平興趣盎然,但他們興沖沖地練習幾天就不那麼感興趣了,於是不再練習。


因此,能持之以恆、下定決心並定期練習的人,肯定能夠更快地獲得最高水準。練習者難免會有許多幻想,渴望內在體驗,期待出現奇蹟。但是,當他們了解到這些都沒有幫助的時候,就會主動放棄。他們會跨越妄想的泥潭,跋涉在光明之路上。



(本文摘自《冥想》,果麥文化出品,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6年11月01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