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電視流行宮鬥劇,或許有人認為內容的太誇張,但事實上,要在殘酷的宮廷政治中生存,歷史上有許多皇后都表現得比男性還幹練、殘忍、果斷。(圖/武媚娘傳奇@facebook)


後宮爭鬥,一向是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宮鬥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皇后,作為帝國內唯一可以同皇帝平起平坐的角色,是皇帝妻妾之首、內宮之長,在一定條件下還能臨朝稱制。


其實,大多時間皇后們很難安心做「花瓶」。在殘酷的宮廷政治中生存,是皇后的基本修養。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皇后的評價標準也應當不同,但是總體而言,評價一位元皇后是否稱職,需要綜合考量她作為一位政治家的素質、品行和歷史影響力。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位皇后,這其中不乏出色、高明的、有野心、有謀略的女性,論起才德、手腕完全不輸於男子。這裡列出最具代表性的兩大皇后:西漢的呂雉、晉朝的晉惠后。

西漢呂雉:女人不狠,地位不穩

呂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明確記載的皇后。


年少時,呂雉隨父親至沛縣躲避仇家,沛縣縣令大擺歡迎宴席,當時還是小小亭長的劉邦也來參加。就是這樣的一個青年獲得了呂父的注意,呂雉就被指配給了他。


她跟著劉邦吃過不少苦,還被擄到楚國做了人質,差點性命不保。但呂雉仍盡了妻子的本分,她的兩位兄弟亦跟隨劉邦征戰沙場,為他立下汗馬功勞。作為劉邦的妻子,她沒有對不起丈夫的地方;作為皇后,她的表現更是稱職,特別是替劉邦除掉異己、殺功臣的過程中出力最多,當然替丈夫背的駡名也多。更可以說是,若沒有呂雉,劉邦一人根本就無法獲得天下。


然而,劉邦與呂后一路風雨走過來,一個絕世美女戚夫人就讓劉邦變了心;不僅如此,戚夫人還求劉邦廢掉太子——呂雉的兒子劉盈,改立她的兒子劉如意,這就觸到了呂后的底線,她怎能忍受這樣的背叛和冒犯?

這就引發了一樁流傳千年的慘劇,在司馬遷的《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記載,呂后將戚夫人斬去手腳,薰聾雙耳,挖掉雙目,毒啞拋入茅廁之中,稱為「人彘」,也就是「人豬」的意思。

過了幾天之後,還叫當時已經當上漢惠帝的兒子過來看,惠帝痛哭並且病了很久,還命令人向呂太后轉達:「這種事不是人做得出來的。臣是太后的兒子,終究沒有辦法治理天下。」最終不理政事,沉溺於飲酒


然而,世人多樂於談論其狠毒,卻常常忽略其才能和貢獻。在漢初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女人若不狠,地位便不穩,這種性格恐怕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應有的素質。呂雉的手段簡單直接且有效,處理政敵絕不手軟,穩定了漢初政局的穩定。在她掌握實權的八年間,鼓勵生產、百姓得以休養生息、衣食滋殖,也難怪司馬遷把她寫進本紀,將她的歷史地位等同於帝王。

(圖/武媚娘傳奇@facebook)

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搶老公天下,終玩火自焚

賈南風在皇后位十年,丈夫就是那位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想來也是沒有能力處理政務,因此她得以專權,最終在政變中失勢,死於非命。


這位皇后在史家筆下可算得上是惡名昭彰。史書寫道她樣貌醜陋,且多疑、容易忌妒別人,而當初之所以選擇她當皇后,是因為晉惠帝的母親(當時為楊皇后)認為「紅顏禍水」、所以選后應以德為先、不要選太美麗的女子。


而賈南風進宮之后,看到後宮美女如雲、引燃度火,史書記載當有妃子懷孕,賈南風就會拿戟攻擊她們的腹部、讓她們流產,也記載她「荒淫放恣,與太醫令程據等亂彰內外」。


此外,賈南風也犯下的大錯,因她私心破壞政治規則,大肆誅殺臣子宗室,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就由她而起。公公晉武帝去世後,賈南風由太子妃升為皇后。此時,國丈楊駿身為輔政大臣,把持朝政,獨攬大權。賈南風聯合其他朝臣,誅滅楊氏三族,反手又將幫助她的功臣逐一消滅,最終把權力重新奪回皇帝,而晉惠帝軟弱,因此全力也就落在賈南風自己手中


但其實,戰亂並非賈后一人的過錯,惠帝的父親、晉武帝在世時,西晉早就氣數已盡。其實,賈南風掌握政權的數年間,社會秩序相對穩定,但是她的功績也止步於此。而賈后開啟了西晉朝堂的血腥殺戮,是八王之亂的直接責任人,導致了西晉王朝的覆滅和此後百年的戰亂。雖然不是她一人的罪責,但是背這個駡名也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