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22日,非洲發生了一件在科學史上震撼全世界的大事——在非洲東海岸的東倫敦港附近的一條小河的入海口約73米深的海水中,漁民們捕到了一條身長1.4米,重57.5千克的大魚。

這條魚渾身金光閃閃,體型肥胖,尾鰭像長矛。這種古怪的魚,漁民們從未見過,他們立即想到應該把這罕見之物送往當地的東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接待他們的女研究員拉蒂邁立刻被這條魚吸引了。

她從來沒有見過,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麼奇特的魚,她從專家的角度,認為這是一種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這條魚上岸後活了3個多小時,她對照著活魚畫了一個草圖,送給正在當地度假的英國古魚類雪茄史密斯教授。當教授看到這份草圖時,高興地跳了起來。

空棘魚標本

他簡直不敢相信面前的一切!這不就是早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初期就早已滅絕了的總鰭魚類中的空棘魚嗎?這古老的魚類今天仍有其子活孫在世上,可以說人們找到了遠古兩棲動物祖先的現生代表。

為了紀念拉蒂邁小姐在這一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史密斯教授將這一魚類的新屬種命名為拉蒂邁魚。當教授把他這一發現和研究成果在報刊和電台上公佈以後,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這一重大的科學發現成為當時人們街頭巷尾的議論主題。

遺憾的是這條拉蒂邁魚標本保存太差了,不能進行更深入詳細的解剖研究,於是史密斯教授把這種魚印成招貼畫,貼到非洲東海岸和馬達加斯加群島一帶,提供最先進的釣魚具並用高價懸賞收購這種魚。英、法、美三國科學家還聯合組成了採集隊,希望能在該地捕到拉蒂邁魚。

然而,大多數科學發現往往帶有偶然性。他們望眼欲穿地等了整整14個年頭,直到1952年12月20日夜裡,才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北的葛摩群島的安朱安島附近釣到了第2條空棘魚。這條魚長1.385米,其形狀同第一條魚差不多。但是科學家卻異常興奮的在這條魚身上發現了一條關於進化的重大秘密。

在1954年11月12日,人們釣上來第八條魚空棘魚,由於養在捕鯨船中,這條魚存活了19個半小時。當時馬達加斯加研究所所長,法國學者米特洛教授也趕到了現場,仔細觀察了這條魚,證明它的胸鰭幾乎能做各方向的轉動和安置姿勢,也就是說,它的鰭可以演變為四肢!

這種魚最大的特點是魚鰭非常特殊,打個比方,別的魚的鰭像扇子,拉蒂邁魚的鰭像刀柄,鰭中有中軸骨骼,胸鰭與一般魚不同,像一個萬向輪,如果方位調度適當,可以利用這種鰭勉強爬行幾步。

這種與眾不同的鰭,是脊椎動物進化歷程中的一次巨大飛躍。科學家認為,這為陸地動物奠定了基礎。在3.5億年前,拉蒂邁魚——空棘魚是在鹹水和淡水中生活的。大約3億年前,移居到了海水中。中國曾在廣西、浙江等地分別發現過空棘魚類化石。

拉蒂邁魚為人類帶來的震撼隨著研究的進展而日益加大:科學工作者吃驚地發現,一直被認為是低等四足動物祖先的拉蒂邁魚竟沒有「內鼻孔」!

內鼻孔是供內鼻管從鼻腔通往空腔頂部的開口,沒有內鼻孔就無法通過肺進行呼吸,而沒有肺的幫助,四足動物是無法在陸地上生存的。我們的祖先是魚,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但到底是肺魚還是總鰭魚類(如拉蒂邁魚),還需要證據和研究。相信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一定能找到真正的魚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