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玩吧!

小時候除了體育課之外,相信大家最喜歡的課堂莫過於物理及化學實驗課了!各種充滿驚喜的實驗結果總能讓所有人看得目不轉睛,就算是下課鐘聲響了,同學們也會等到實驗完成才善罷甘休。但你知道其實有趣的實驗不需要專業的實驗器具或總是叫不出名字的化學物品,只要幾樣常見的液體就能做出令人驚豔的實驗!

▼試驗一

材料:蜂蜜、鐵球、球狀容器

做法:把球狀容器打開,放入鐵球和一點蜂蜜後,把球狀容器密封。

球狀容器竟然違反地心引力原理了!這是因為蜂蜜屬於黏稠狀,在球狀容器轉動時移動速度緩慢,導致球體無法正常滾下。

▼實驗二

材料:白紙、黑色麥克筆、曲狀玻璃瓶、水

做法:將白紙對折兩次,並用麥克筆在紙上塗一片黑色,然後把曲狀玻璃拼裝滿水,放在陽光下把陽光聚集在白紙的黑色面積上,慢慢黑色面積就會開始燃燒。此時再夾上另一張紙,煽動一下,白紙馬上就會起火燃燒!

水不只能滅火,原來還能起火呢!這是因為曲狀玻璃瓶裝滿水後具有放大鏡的聚光的功能,而且黑色吸熱,光點聚集在黑色面積上是才會起火燃燒。

▼實驗三

材料:鉛筆、夾鏈袋、水

做法:把夾鏈袋裝滿水後密封,然後直接將鉛筆穿過水袋。

水袋竟然不會破!這是因為鉛筆切入的破口是由鼻尖慢慢擴大,而沒有多餘的破口讓水流出,水才會繼續被鎖在夾鏈袋中。

▼實驗四

材料:圓柱形瓶子、洗碗精、植物油、黑玉米糖漿、酒精、水、兩種食用色素

做法:傾斜瓶子,然後依順序倒入黑玉米糖漿、洗碗精、混和食用色素後的水、植物油、混合使用色素後的酒精。

根本藝術品啊!這是因為每一種液體的密度不同,所以不會互相混合。

▼實驗五

材料:玻璃杯、玻璃瓶、甘油

做法:甘油加入玻璃杯(半杯)及玻璃瓶(加滿)中,然後把玻璃瓶放入玻璃杯中。

好神奇!杯中的玻璃瓶消失了!

▼實驗六

材料:玉米粉、重低音喇叭、水、垃圾袋

做法:將1/2杯的玉米粉混合1/4的水,然後在重低音喇叭口鋪上垃圾袋,倒入黏稠的玉米粉糊,最後播放音樂。

玉米粉糊好像活了起來手舞足蹈呢!這是因為喇叭的震動造成玉米粉糊在垃圾袋上快速震動而形成的視覺效果,讓玉米粉糊看似在跳動。

▼實驗七

材料:冷水、熱水、兩個小玻璃杯、兩種食用色素,塑膠卡片

做法:將兩個小玻璃杯分別裝滿冷、熱水及滴入兩種不同的食用色素,並蓋上塑膠卡片,利用杯中的壓力吸附塑膠卡片,然後將其中一個玻璃杯蓋在另一個玻璃杯上,最後抽掉兩個杯子中的卡片。

黃加藍,變成黃和藍!這是因為熱水和冷水的密度不同,所以兩種顏色的水不致混在一起,但如果靜待一段時間冷熱水恢復成常溫後,兩種顏色同樣會混合在一起。

▼實驗八

材料:鍋子、水、火爐

做法:將鍋子加熱至超級高溫,倒入一點水。

當鍋子溫度高過水的沸點時,水珠就會立刻蒸發。但當鍋子加熱到超過攝氏193度時,水珠和貼過只見就會快速形成一層具有隔熱效果的水蒸氣,所以水珠不會立刻蒸發,這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實驗九

材料:白紙、筆、透明水杯、水

做法:在白紙上作畫、設計圖案,然後擺在透明水杯後方,慢慢往水杯加水。

透過水杯沒水及有水的狀態看到的效果竟然不一樣!這是因為水杯中的水能把視覺左右顛倒,形成視覺錯像!

▼實驗十

材料:大玻璃杯、細玻璃杯、3個小玻璃杯、玉米糖漿、4個夾子、3種食用色素、3個移液管

做法:在大玻璃杯(半杯)及細玻璃杯(加滿)加入玉米糖漿,然後在大玻璃杯口夾上夾子,固定細玻璃杯。接著在三個小玻璃杯中各加入一點玉米糖漿及不同的食用色素,調勻後用移液管把三色糖漿點綴在大玻璃杯及細玻璃杯中間,然後左右轉動細玻璃杯。

左右轉動之後三種顏色竟然不會混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十個簡單的液體實驗吧!

原來簡單的液體能做出這麼多變的實驗!水珠滴入高溫的鍋子卻不會立刻蒸發的原理真是太神奇了,估計身邊有9成的人都不知道這個原理吧!是不是覺得自己學會了這十個科學原理,整個人都變得充滿學術氣質了呢?那就趕快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這十個簡單的液體實驗吧!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bomb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