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3歲的南京姑娘小莉來到某美容院做玻尿酸「微整形」術。美容師在她左眼眼眶處開始用針管注射。這一針剛打下去,小莉就喊疼。沒過一會,她的左眼開始覺得視力模糊,很快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並出現出現噁心、嘔吐、畏寒等症狀。

小莉被送往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搶救,經診斷為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據該院眼科醫生介紹,小莉是因為注射時穿刺針誤入額面部動脈,藥物沿動脈逆流入眼動脈,導致了眼動脈各分支血管栓塞,同時造成了動眼神經分支受損,才會出現失明、眼球活動受損以及抬不起眼皮等嚴重併發症。


事實上,諸如此類的在非正規機構注射玻尿酸導致血管栓塞、皮膚感染潰爛以及肉毒素中毒的事件並不在少數。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皮膚科主任趙敬軍主任醫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醫學美容最好是在有醫學美容資質的公立醫院進行。
「玻尿酸注射不當會引起重要的併發症血管栓塞,如果藥物注射到眼動脈或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可引起失明。看似簡單的注射美容其實不僅僅是簡單的打一針而已,對注射位置、深度、角度、藥物用量以及皮膚表層麻醉的使用都有嚴格的要求。需要持證的專業醫生或者護士進行規範操作,人的面部血管神經很豐富,一不小心誤操作就會引起不堪設想的後果。有些美容機構操作人員對於面部神經、肌肉解剖、注射部位完全不熟悉,甚至還使用假冒偽劣產品,這無疑是求美不成反毀容,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務必要認準國家藥監局審批標誌。有醫學美容資質的公立醫院配有紫外線消毒儀器、治療室搶救設備等,持證的醫務人員對併發症的處理更專業、及時。」趙敬軍主任醫師表示。
玻尿酸又稱為透明質酸(HYALURONICACID,簡稱HA)。193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眼科教授Karl Meyer等人從牛眼的玻璃體內分離出一種新的化學物質,屬於大分子多糖,由兩種糖分子構成,其中一個是醛糖酸(Uronic acid),為了方便起見,他們將它命名為Hyalo-Uronic acid,Hyalo意為「透明」。近年來,作為皮膚充填劑,透明質酸可用於美容塑形,就是目前流行的微整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