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LCC今年以來一路缺到年底,隨著2018年的到來,由於日商新產能預計在2018年底之後才落地,使國巨(2327)、華新科(2492)兩股今開高走高,雙雙大漲。


據了解,國巨在一般型MLCC產能亦沒有擴產計畫,今年缺貨的MLCC品項將持續至明年,2018年缺貨的共識成形,而且緊繃至2018年底。


國巨日前應券商邀請參加產業論壇,據法人轉述,目前利基型MLCC缺口達20%,國巨的供需缺口仍達15%,而且就庫存來看,第3季國巨的存貨周轉天數約65天,但是缺貨的MLCC品項自今年第2季以後,安全庫存就低於30天,即使是第4季這種傳統淡季時段也不例外,這種緊俏的情況將持續至2018年。


一般來說被動元件行業庫存警戒水位約45天,一旦低於45天就被視為緊繃,低於30天即是供不應求,必須延長交期、漲價因應,國巨第3季的安全庫存水位自年中以後就已經腰斬。


(2)葡萄王 (1707) 11月營收再創高,近期人氣升溫,股價強勢,表現穩健。


葡萄王受惠母公司、葡眾及上海葡萄王營運齊揚,11月營收達10億4198萬元,再寫新頁,月增17.72%、年增22.52%。


累計前11月營收85億2884萬元,年增2.29%。今日業績題材吸引多頭目光,股價開高走高,盤中成交量放大至約3500張,股價漲約4.5%、最高達211.5元,領漲上市生醫族群。


法人預期,今年葡萄王Q4營收動能有機會轉正,明年度台灣地區營運恢復穩定,中國大陸地區成長強勁,可望恢復正成長。


至於上海葡萄王,近年積極爭取代工訂單,受惠中國大陸當局提倡「健康中國」的預防保健政策,預期市場需求將持續提升。法人預期,上海葡萄王今年度營收年成長上看4成左右,2018年成長幅度可望超過3成。


(3)大江生醫韓國首爾發明展大獲捷報!在業績持穩成長,普獲法人肯定與認同下,今盤中股價再挑戰290元,表現耀眼。


據了解,大江除了龍眼殼咖啡保肝獲韓抱走金奬和評審團特別奬外,該公司獨家的LipoMask微脂膜也拿下銀獎。


大江首創LipoMask微脂粒面膜,將精華液包覆成粒徑小於1微米、高穿透力的微脂粒,使精華液快速深入皮膚細胞,達到極致美容的保養效果。


傳統精華液的粒徑平均近5微米,只有較少比例的有效成分可以進入皮膚孔隙,達到有效傳輸的滲透效果,而大江生醫獨家創新研發的LipoMask,全精華液的粒徑小於1微米。


加上磷脂質雙層結構載體科技,讓高比例的有效成分進到皮膚孔隙,吸收效果突破傳統精華液,感受前所未有的穿透力!LipoMask創新微粒包覆技術,不僅突破精華液穿透吸收能力,對於光熱較不穩定的天然成分也有加乘的防護效果。


大江表示,從實驗結果證實:天然成分蝦紅素不耐熱,經過1週的溫度測試,蝦紅素的原料顏色已明顯變色且其抗氧化功效也因此而減少70%,若長時間存放達1個月,發現效果更是減少90%以上,但若是有微脂粒包覆的蝦紅素,其穩定性大大提升、超越未包覆的效果。


TCI大江生醫以獨到的基因細胞平台開發產品,關心消費者在日常保健與護膚問題, 與醫學中心合作人體臨床實驗驗證功效, 每年都獲得國際專業機構肯定!此次獲得金牌殊榮的首爾發明展,是咖啡與美妝強權韓國最大型的國際發明展,同時為台灣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告認定之著名國際發明展。


(4)鑄件大廠永冠-KY(1589)今年產業機械及塑膠射出成型機景氣回升,仍無法彌補風電等能源類客戶需求減少部分,前11月營收出現負成長,股價還曾一度跌破60元,以永冠董事長張賢銘為首的睿聖實業、他胞弟永冠執行副總經理張文龍,為彰顯對永冠未來營運有信心,11月從市場買回自家股票護盤,增加持股合計2.17%。


永冠今日股價上漲0.2元而以68.1元開出,盤中最高曾達68.3元,目前則呈現下跌走勢。


永冠自結11月出貨12,093噸,單月營收5.31億元,雖比10月增加5.27%,仍比去年同期減少10.47%。前11月出貨134,500噸,累積合併營收58.9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1%。市場預期,12月出貨可望與11月相當,全年出貨約14.6-14.7萬噸間。


永冠今年前11月營運表現不如原先預期,11月間,股價股價曾跌破60元,永冠大股東展現對永冠未來營運充滿信心,競相從市場買回自家股票,替永冠股價護盤,尤其永冠董事長張賢銘去年新投資設立的睿勝實業持股增加2.07%、張賢銘的胞弟張文龍11月新增股票120張,持股合計增加2.17%。


(5)宏達電(2498)將Pixel團隊以11億美元售予Google,已經獲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通過,今宏達電(2498)歡慶大漲逾4%,股價躍回70元以上,最高達72.3元,寫下近兩個月新高,最近5個交易日外資買多於賣,累計買超為1546張。


Google和宏達電於9月時共同宣布,Google以11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30億元買下宏達電研發團隊,該團隊主要是替Google代工智慧機機Pixel系列的研發團隊,Google想藉此強化自身在智慧機產業的硬體能力。


加上其本身堅強的軟體基礎,想要未來在智慧機業務上和蘋果一較高下,至於宏達電方面,除可以擴充銀彈攻VR(虛擬實境)領域外,也不影響自有品牌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後續自有品牌也已經推出HTC U11 Plus。


經濟部投審會認為,考量Google和宏達電有長期合作計畫,宏達電該團隊本來就是幫Google代工、研發手機的部門,投審會實地去看過研發跟生產部門後,評估這筆收購案可望創造兩家公司雙贏,不僅如此,該收購案可以讓宏達電有更多資源投入VR等公司關注的新興領域,故通過該收購案。


(6)盤中熱門股之重點精選:

1.茂矽 (2342) :朋程以2.59億元取得1900萬股持股,今日多頭熱烈歡迎,放量漲停。


2.大成鋼 (2027) :外資持續買超,早盤股價續漲近3%。


3.美隆電 (2477) :自動化效益以及客戶組合轉佳,毛利率看贏去年,股價處在漲升格局,今早一度走高7%,再登此波反彈高點。


4.美利達 (9914) :電動自行車加持,第4季業績翻正,股價正面表態,上漲逾1.5%。


5.淘帝-KY (2929) :年節童裝買氣逐漸發酵,股價底部墊高,今早漲幅突破1%。


6.嘉澤 (3533) :11月營收年增32.7%,明年在伺服器、嘉基及Type C三箭齊發下,整體營運穩定,股價漲9.35%。


7.華新科 (2492) :11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因市場供應吃緊,MLCC不排除有第四波漲價可能,股價漲逾7%。


8.欣興 (3037) :硬板領域均切入蘋果供應鏈,甚至難度最高的AMOLED相關Rigid Flex也大有斬獲,股價漲2.85%。


9.禾伸堂 (3026) :MLCC供應持續緊繃,將擴大製造,Q4可望淡季不淡,股價一度漲逾9%。


10.浩鑫 (2405) :結束關禁閉後,上周五外資轉買超,搭人臉辨識風潮,早盤人氣不墜,觸及24.6元。


11.華孚 (6235) :車用題材吸金,推升股價漲近4%,登近5月新高。


12.台塑化 (6505) :油價攀高、營運看俏,早盤股漲逾2.6%,強登波段新高價。


13.技嘉 (2376) :外資連3日買超13227張力挺,股價登上波段新高價,漲逾3.5%。


14.和大 (1536) :電動車雙雄BMW、Tesla來台搶料,業績進補,早盤漲逾3.5%。


15.華新 (1605) :今年底、明年初將迎開發案入帳高峰,明年獲利樂觀,股價漲逾2.5%。


16.網家 (8044) :旗下PChome24h購物雙12單日活動業績年增2.1倍,登歷年雙12新高,啟動年終尾牙採購旺熱潮,早盤漲近4%。


17.臺龍 (6246) :今被列為暫停當日沖銷交易名單,惟早盤仍帶量漲停。


18.宏達電 (2498) :Pixel團隊准嫁Google,激勵股價強漲逾3.5%,突破季線。


19.瀚宇博 (5469) :STB及伺服器等產品出貨穩定成長,明年業績看俏,至Q3底每股淨值高達31.14元,今早股價漲逾6%。


20.奇美材 (4960) :股價跌多且深,今低接買盤湧入,推升日KD黃金交叉,帶量突破5日、10日線,漲幅逾3%。


(7)華新(1605)集團作帳行情從PCB擴大至被動元件,供不應求可望延續到明年的MLCC廠—華新科(2492)及上游粉末廠—信昌電(6173)因明年業績持續看好,今天兩家公司盤中股價再度轉強,華新科盤中漲停,瀚宇博(5469)今天盤中股價則創下2010年9月以來新高。


華新集團旗下PCB廠往立基型產品佈局,效益逐漸顯現,華新科及信昌電則是搭上MLCC難得一見供不應求的大行情,近期瀚宇博股價連番狂飆,今天盤中股價創下2010年9月以來新高,華新科及信昌電也挾業績創高的優勢,今天盤中股價同步走高。


瀚宇博11月合併營收為37.43億元,年增9.58%,累計1到11月合併營收為362.57億元,年增0.13%。


瀚宇博總經理姜振文曾表示,STB及伺服器等相關產品將是推升公司營運成長的主要動能,公司目標是站穩「NB、TV、伺服器、遊戲機、STB」五支腳,降低產業淡旺季影響。


華新科11月合併營收為20.96億元,月增9.68%,年增27.63%,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1到11月合併營收為196.84億元,年成長16.35%。


華新科表示,目前供給還是很吃緊,從設備交期來看,明年第1季還是供不應求,公司會依市況及產品供需狀況調整價格。


信昌電11月合併營收為2.83億元,月增6.39%,年增20.11%,為99年8月以來新高,累計1到11月合併營收為28.95億元,年成長17.81%。


由於MLCC供不應求狀況持續,信昌電表示,第4季獲利可望維持高檔,從被動元件市況來看,供不應求情況可望延續到明年上半年,如無意外,明年業績將優於今年,且成長幅度將高於今年。


(8)國際油價持續在高檔震盪,帶動ABS、PS、PVC最新報價依舊強勢,加上集團作帳行情題材持續發酵,台塑(1301)、台化(1326)、台達化(1309)、華夏(1305)以及國喬(1312)等今日帶量上攻,也推升塑化類股指數走揚,大漲逾2%。


法人表示,近期SM報價站回1300美元,PS、ABS需求暢旺,行情欲小不易,廠商PS開工率由6成提高到7成,ABS也多維持全產全銷。預期在油價走升催化下游補庫存意願,明年SM市況仍偏供需健康,ABS、PS價格及利差仍有支撐。


而大陸PVC因部分業者裝置故障及檢修影響,供應略顯緊張,加上北方地區受到霧霾影響,可能導致開工下降;南方受北方天氣運輸影響,到貨有限,短期PVC也將呈現區間寬幅波動。


國喬台灣廠SM年產37萬噸、ABS年產12萬噸、PS年產6萬噸,在大陸鎮江奇美廠ABS年產能85萬噸、PS年產能40萬噸,具有一貫廠生產利基;台達化ABS年產10萬噸。


台塑台灣PVC粉年產135萬噸,大陸PVC年產47萬噸;華夏也計畫把PVC年產35.7萬噸提高至40萬噸,並擴大外銷版圖。


(9)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15日全面上漲,其中,期鎳單日大漲3.8%,穩在每噸1.1萬美元之上,達每噸11,580美元。鎳價上漲有利不鏽鋼產業營運,大成鋼(2027)、彰源(2030)等早盤逆勢上漲,表現相對強勢。


因大陸工業數據強勁,預期可望帶動需求。LME期鎳上周五上漲425美元,為11,580美元。另,期銅上漲1.4%,成為每噸6,886美元,也帶動第一銅(2009)股價有撐。


上月國際鎳價震盪走低,且低價進口鋼品干擾市場,原本不鏽鋼價12月再漲的預期落空,上游廠燁聯(9957)、唐榮(2035)12月盤價均開平盤。另外,燁興(2007)12月盤元也是開平盤。


短期來看,不鏽鋼上游11月盤價已止跌開高,本季不鏽鋼價格仍逐步墊高。若本月下旬鎳價持穩向上,有利市場買氣增溫,隨著原料價格走揚也有機會讓明年元月不鏽鋼價開高,因而有好的開始。


(10)所羅門(2359)在上月底與機器人手臂大廠UR(Universal Robots)結盟。法人認為,所羅門自主研發的3D視覺產品,將可透過UR遍佈全球的銷售平台,與數百家廠商連結,產生綜效。所羅門今日爆出逾萬張大量,午盤攻上漲停24.05元。


法人表示,擁有人工智慧的3D視覺機器人是未來的產業趨勢,正加速滲透至電子業、機械業、物流業、食品業、包裝業等等,透過視覺與深度學習等運算,補捉大量、高維度數值資料,幫助自動化工廠進行自動化取放作業、快速辨識、檢測瑕疵缺陷、自動分類等。


法人分析,UR今年的機械手臂銷售量上看1.5萬台,市占率估逾70%,堪稱是目前全球協作型機器人的最大品牌,市場據點遍及世界各地,在全球有400家以上通路經銷商。透過UR平台,所羅門3D視覺產品將與數百家廠商連結,幫助彼此產生綜效火花。


所羅門的3D視覺拾取系統(Picking system)搭載了深度學習的AI功能,可以學習備品或產品外形,進而自動辨識以及撿取,例如可以學習不同顏色的羊毛或織布,由系統判別後自動撿取分類。


(11)嘉澤(3533)因十一長假訂單遞延出貨,11月合併營收達10.63億元,月增23.32%,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明年在Purley滲透率提升下,伺服器產品占營收比重可望上看30%,業績可望較今年明顯成長,今天盤中股價跌深反彈,一度攻上漲停板。


嘉澤以生產CPU Socket為主,也是Purley伺服器升級受惠者,嘉澤自今年8月後開始量產Purley平台伺服器的CPU獨立壓接插槽(ILM),帶動公司業績自第3季開始展現強勁成長力道,今年第3季合併營收為28.99億元,季增18.76%,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營業毛利為9.55億元,季增29.4%,單季合併毛利率為32.96%,季增2.73個百分點,稅前盈餘為4.46億元,稅後盈餘為3.55億元,季增64.35%,單季每股盈餘為3.8元。


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為74.92億元,營業毛利為24.59億元,合併毛利率為32.83%,稅前盈餘為9.91億元,稅後盈餘7.68億元,每股盈餘為8.23元。


嘉澤11月合併營收為10.63億元,月增23.32%,年增32.78%,累計1到11月合併營收為94.3億元,年成長18.88%。


嘉澤原預估,第4季約較第3季下滑5%到10%,但法人預估,嘉澤第4季合併營收季減幅度將低於5%到10%,雖然有提列訴訟相關費用可能侵蝕今年每股盈餘1.2元到1.3元,但全年獲利仍可望挑戰10元關卡。


嘉澤表示,Purley產品在今年第3季及第4季占比已達10%,明年在兩大平台拉貨啟動下,伺服器產品占營收比重可望上看30%,PC產品占比則會從今年約40%下滑至30%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