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練與提升


話說歷來許多祖師大德們,也都是熱愛真理,而以自在無畏的心境面對種種磨練,才能有所成就。以下舉一則公案給大家參考:


雍正皇帝聽說高旻寺為江南首剎,心想該寺方丈和尚應該十分有修行,所以下旨詔見他。兩人見面時,雍正就問:「禪師!你開悟了嗎?」

「還沒!」

「這樣好了。既然你還沒開悟,那麼讓你有時間精進,我每天送兩個饅頭來護法供養,限你七日開悟!否則就拿你項上人頭換饅頭吧!」


這大概是歷史上唯一的限期開悟。於是,皇帝就拿一把尚方寶劍充當香板,每天時間一到,就送饅頭來說:「師父!開悟沒?不然拿人頭換饅頭。」就這樣一連六天,到第七天時,這位師父坐不住了,就起來跑香,緊張之下撞上了大殿中的柱子,嚇一跳!猛一回首,卻又見到皇帝站在他身後,一手拿著兩個饅頭,一手拿著亮晶晶的尚方寶劍說:「師父啊!開悟了沒?」在這一瞬間,他開悟了。皇帝還來不及說後面的話,他就將開悟偈說出來了。


在這則公案中可以看到:行者所要接受的磨練與逼迫,是相當嚴厲的;假如行者在這過程中,有一絲一毫逃避的想法,那就一無是處。因為恐懼心與怯弱心的存在,是一切障道的根源。當我們與生死搏鬥、與黑白無常搏鬥時,必須要有足夠的意志力,而承擔正是意志力的表現。由此可見:一個行者能否超越障礙,端視在面對困難時是逃避還是承擔?我們應像這位老和尚一樣,接受這種最嚴格的考驗,即使生死交迫,也要勇於當下承擔,只要能開悟就對了。


所以,修行中的苦是要成就我們的道業,因此對於所有的指責壓力都要帶著感恩的心,然後將心境給予純化、轉化、淨化,在熱愛真理的前提下來接受最嚴格的訓練。正如悉達多太子踰城出家後,在恆河流域行腳六年,也曾實行當時全印度最嚴刻的苦行呢!這苦行六年在實質上的意義,即是象徵每一位渴求真理的慕道者,願意為了真理鍥而不捨、奮鬥不懈;而其展現出的風範則是在修學的過程中,能以遊戲歡喜的心來對自我不斷的試鍊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