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後,關於改名疑慮喧囂塵上,尤其中正紀念堂首當其衝,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1日邀集教育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長鄧麗君、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進行報告。鄭麗君受訪時表示,轉型正義不該簡化為改名運動,而是真相調查、責任釐清與賠償,是深層價值的政治、法律、社會工程;至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或改名,涉及《政府組織法》,會再針對價值觀的差異做討論,請社會共同對話。

鄭麗君表示,轉型正義是國家社會共同面對受害者,從同理心來出發,由於轉型正義的工程在民主化後沒有得到正視,也落實得不夠確實,透過司法調查、責任釐清與賠償,讓受害者能得到撫平,並透過民主社會的基礎來對話,不該解釋為對立,也不該簡化為改名。

不過當立委陳學聖質詢時,向部長們問,講出3件蔣中正對台灣的貢獻,鄭麗君避談敏感問題,推說「不方便回答。」潘文忠也四兩撥千金,稱「依法研商處理。」讓陳學聖在台上略為不滿。


鄭麗君直言,她身為文化部部長,不是很適合回答,轉型正義要平反人權受害者,不是緬懷威權統治者,緬懷一事大家從小學很多了,「不需要我現在來教育大家。」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圖/記者李毓康攝)

陳學聖質疑,「你連3件都回答不出來?」鄭麗君又強調,轉型正義沒有要「功過並陳」,不是提出「功過報告」,而是要還原歷史真相。陳學聖又問潘文忠相同問題,潘文忠回應:「對於個別的事蹟,依法適切研商處理。」讓陳學聖相當不滿。

他認為,蔣中正可以將故宮寶物據為己有,但並沒有這樣做;林正儀則說,蔣中正對文物保護確實是有貢獻,陳學聖認同表示,確實是有很多人對蔣中正不滿意,但蔣對故宮國寶是很珍惜的,既然蔣對故宮有益,就應該把蔣的銅像留在故宮,不能功過沒並陳,有過可追,但不能把人打成一無是處;林正儀表示,「故宮是滿特殊的啦」,希望將來促進社會轉型正義,故宮可做為對外對話的管道。

而鄭麗君在回答民進黨立委李麗芬詢問時更強調,轉型正義不是要功過並陳,難道還要對威權統治者歌功頌德?「功不能抵過」,「歐洲會對希特勒歌功頌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