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包袱 自在學佛

現代人在學門修行時,經常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常受到「時間」的束縛,處處受到限制;早課、晚課,一天要做幾次、一定要做多久等等。

然而「真正學佛」做功課,一定要拋掉這些束縛,要能有空就做:有時間就多做,沒時間就少做或不做,才能自在學佛。

學佛/修行為什麼會有壓力、限制呢?

因為我們常以「一天」做為時間的計算單位,要求自己要在既定的「單位」中,做完既定的功課;然而,這就是常犯的錯誤。

我們應該放棄既定的「單位」,最好方法就是「縮小單位」;如果能將單位縮小到每分鐘做一次功課,那就能沒有束縛了!

「縮小單位」,希望能「時時提起正念」,沒有懈怠。舉例來說,搭車上下班的途中,善用身心狀態閒置的「時刻」,用心默念佛號、咒語。把上下班通勤、發呆、幻想等零碎時間收集起來,用心在正念上,會發現慾望少很多,內心安定、踏實許多。

「小單位」的累積,讓我們學佛/修行沒有壓力和限制。

如果修行的「時間」訂得很寬、很長,無謂的障礙就會出現,煩惱也跟著來,很難成就,很難體會佛典中的「速疾成就」。

速疾成就」是什麼呢?

故事緣起
有一天,一條大蟒蛇化成老翁來找百丈禪師。蟒蛇說,他以前是住持,但因講經講錯了一句話,便墮入蟒蛇身。

講經時,有人問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呢?他答道:「不落因果」,結果種下了因,變成了蟒蛇。

蟒蛇說,他至今仍解不開這個答案,請白丈禪師指示。百丈禪師回答:「不昧因果」,而非「不落因果」,蟒蛇一聽恍然大悟,得度升天了。

蟒蛇一聽,就立即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該如何轉變,於是立刻成就,這就是所謂的「速疾成就」;

但對於一般沒有時時刻刻提起正念、疑情的凡夫來說,聽是聽到了,也知道了,卻只存在阿賴耶識,沒有無時無刻提起正念,當然沒有成就。

我們若想在學佛/修行中,成為勇猛精進的大菩薩,就必須堅持正念。拋開時間的包袱,不要為時間所障礙,自然容易超越。

編錄自《智慧一切搞定》:第九章「成就以後要做什麼」
攝影/滌非